適逢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作為生于大灣區,長于大灣區的企業,中國平安憑借與大灣區同頻共振的天然發展基因和基礎優勢,表達對香港回歸25周年表達誠摯祝福,繼續發揮金融主業優勢,以數字創新為驅動,不斷為大灣區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平安多年來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領航重大戰略、驅動經營管理的作用,同時依托黨建模式融合責任,積極落實社會行動。”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日前表示。據悉,該集團發揮金融主業優勢,在大灣區開展助力實體經濟、智慧城市群建設、抗擊疫情等系列舉措的同時,還及時把脈國家發展需求,通過開展多項創新特色金融,滿足當地民眾的個性化金融需求。
踐行金融天職 服務大灣區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生于斯長于斯的中國平安,天然具備與粵港澳大灣區同頻共振的發展基因與基礎優勢,也正因為此,其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始終將服務大灣區發展作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踐行金融企業保險保障國計民生、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
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方面,平安積極響應國家的戰略號召,發揮自身金融優勢,為重大建設項目提供風險保障,為重點發展行業優化金融資源,多措并舉為實體經濟的穩健發展保駕護航。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下,平安累計為大灣區重點建設項目投放保額超5,000億元,包括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發起成立1500億規模的“廣東平安發展基金”,承保大灣區戰略性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重點建設項目,保額超1000億元;平安產險共承保粵港澳大灣區21319個各類工程項目,其中包括廣深多地城市軌道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等特大區域交通工程。
此外,大灣區定制保險產品亦是中國平安推進特色金融的重要舉措。以灣區專屬重疾險“粵享福”為例,該產品通過“專屬定價、專屬保障、專屬資格”,力爭滿足大灣區民眾的個性化需求,截至今年5月,該保險產品投保人數已接近4.8萬。
護航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民生保障是平安的初心,如何讓大灣區之間、大灣區與內地其他城市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亦是中國平安智慧化發展轉型的重要考驗。近年來,其全面布局,在城市側、企業側多點發力,通過發揮自身金融與科技優勢,助力大灣區城市帶發展。
在城市側,其通過旗下平安智慧城市,打造“i深圳”APP,服務深圳市“數字政府”綜合改革試點,成為深圳市民服務的統一入口,也是優政、興業、惠民的樣板案例。醫院掛號、辦事預約、車位查詢……如今,在“i深圳”APP上,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知曉深圳事。目前,“i深圳”已接入3個中直單位、44個市級單位、10個區、19個國企單位的8000余項服務,累計下載量2210萬,注冊用戶數1600萬。
此外,平安智慧城市還搭建了“最珠海”、“i莞家”等城市服務門戶APP,打通和融合了市民高頻服務場景,提供數字化便民服務,從“掌上可辦”向“掌上好辦”轉變,打造全民共享的智慧城市。
在企業側,中國平安長期關注民營企業發展,通過多元化解決方案幫助其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平安銀行自2019年起實施“星云物聯計劃”,應用物聯網、區塊鏈、AI、邊緣計算等技術,通過智能化模型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充分發揮企業數據資產價值。
“從民生到政務,從香港到內陸,從金融服務到科技發展……多年來,中國平安服務大灣區的足跡已遍布各個角落,這是其企業擔當的有力呈現,也是其推動民族復興的生動實踐,將為大灣區各企業的共同繁榮發展提供有益借鑒。”有業內人士表示。
數字金融驅動 助力大灣區互融互通
“深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對大灣區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呈現,其中,創新一詞屢屢被提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平安積極呼應國家有關大灣區建設的相關要求,以創新為引領,以數字化為手段,通過不斷推出數字金融創新服務,助力大灣區貿易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互融互通。
早在2020年3月,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賬通就與招商局港口集團簽約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物流及貿易便利化區塊鏈平臺項目"建設,落地"蛇口-順德組合港"項目正式落地,是大灣區首個貫通港口、海關、物流、企業、金融等貿易全流程的互聯共享區塊鏈網絡。
2020年開業的平安壹賬通銀行(PAOB),作為第一間參與香港財政司“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虛擬銀行,深入洞察中國香港中小企業對銀行開戶與商業貸款服務需求,運用替代信貸審批模式及大數據計算,解決香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痛點,積極推動香港普惠金融的發展。截至2021年底,該虛擬銀行的客戶貸款和墊款規模按年增18.5倍至13.6億港元,致力實現普惠金融,26%已審批貸款的客戶此前從未獲其他銀行貸款。
推進跨境理財服務創新和資金融通,去年10月,平安銀行跨境理財業務試點正式啟動并推出跨境理財通產品,理財通實現了內地資本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跨境投資的雙向打通,將促進內地與境外金融市場開放及內地與港澳地區經濟協同發展。
擔當企業責任 凝聚大灣區抗疫合力
面對嚴峻反復的抗疫形勢,中國平安從金融支持、公益捐贈、醫療服務等方面持續推出多種舉措,助力大灣區抗疫。
今年3月,平安向香港特區政府捐贈價值1千萬元的檢測試劑及防護物資,支持香港抗擊第五波新冠疫情,保障前線醫護人員和抗疫工作人員的防護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計捐物逾1.8億元。深圳疫情期間,平安宣布為超7萬名防疫一線工作的志愿者、15萬名衛生健康系統工作者無償提供專屬風險保障。
此外,陸金所香港全力響應香港政府綠債發行計劃,積極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助力銷售,并推出多重優惠,降低申購門檻,踐行綠色金融普惠化發展,與香港市民攜手共渡疫情困境。
“得益于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創新驅動引領中國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而正是以中國平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力量的支撐,才得以為大灣區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使其成為中國最具開放活力的地區之一。”有業內人士表示。
山海相連天地廣,海闊天空萬象新。未來,中國平安將繼續聚焦“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發展戰略,以金融創新和數字化創新為驅動,充分發揮自身在綜合金融、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和“造血”功能,助力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及“一帶一路”最重要的門戶樞紐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