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主辦,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團體標準、‘數字化會計教育認定(DAEC)項目’、‘第三期公益云課活動’發布會暨數字化會計人才建設大會”于線上召開,特邀發布人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工商大學謝志華教授,特邀發布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管理會計教育聯盟理事長、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副會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張新民教授,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副秘書長、數字化分會會長馬瑞陽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浦軍教授與來自院校的師生、廠商/教育機構代表、會計從業者齊聚云端,共同見證了這一財會行業數字化發展進程中的高光時刻。
《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兩項團體標準的發布標志著我國財會行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從“無序發展階段”正式進入“有序發展階段”,《數字化會計教育認定(DAEC)項目》及《數字化會計師項目》可以幫助教育主體(院校、廠商、教育機構)在教育資源、教育過程、教育內容、教育實施等環節予以評價、改進和檢驗,從而實現數字化會計教育與產業數字化會計人才需求間供需平衡的持續改進閉環。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副秘書長、數字化分會會長馬瑞陽博士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是1987年成立的國家一級學會, 2021年學會正式啟動《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兩項團體標準立項,并聯合國內外知名廠商、企業、專家學者、教育機構、咨詢公司等共同參與標準的起草與編制工作。數字化轉型是現代會計工作及會計教育領域的重要發展引擎,高效率、高質量的財會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準的推出是我國會計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活動在短短1.5小時內累計在線觀看超過1.4萬人次。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副秘書長、數字化分會會長 馬瑞陽博士
《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團體標準發布
特邀發布人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工商大學謝志華教授深度解讀了《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兩項團體標準。他表示,標準和規范是讓每一個領域的無序行為轉化為有序行為的重要前提。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財會從業人員通過新技術的運用,對企業、事業、行政單位的業務活動反應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國有2000萬財會從業者,如何讓龐大的隊伍輕松擁抱數字化的浪潮,無疑要為會計從業者實現數字化轉型提供一個真正的、最想要達到的技能標準,中國商業會計學會發布兩項團體標準恰逢其時。《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團體標準是會計數字化轉型的內生性需求,符合數字化會計人才培養的時代使命;《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團體標準是社會對會計教育界的要求濃縮,也是會計教育界自我檢驗的一把尺子。兩項團體標準的發布是我國會計行業數字化發展進程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數字化會計教育正式進入新的有序發展階段。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工商大學 謝志華教授
《數字化會計教育認定項目》發布
特邀發布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管理會計教育聯盟理事長、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副會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張新民教授對《數字化會計教育認定項目》展開深入講解。他表示,數字化時代,會計教育改革要去傳統的財務會計化向數字化會計轉型,這是行業毋庸置疑的重要方向。在數字化會計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廣大財會教育工作者、財會從業人員必須主動擁抱變化,提升自身韌性,推進會計教育界數字化能力建設。《數字化會計教育認定項目》是鑒別適合會計教育是否滿足于社會化人才需求的“尺子”,對數字化會計教育主體和教育對象開展認定,能夠有效保障教育過程和教育成果的質量和效率,持續不斷促進我國數字化會計人才培養的能力提升,從而建立人才培養到人才應用的持續改進閉環,通過百家數字化會計教育(培訓)機構/廠商認定計劃》、《千家數字化會計院校認定計劃》、《萬名數字化會計師資儲備計劃》以及《百萬數字化會計人才培養計劃》,最終形成產教研學用協同發展的生態圈。望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加入進來,《數字化會計教育認定項目》可有效促進培養單位的數字化能力建設,幫助其實現更好的、符合時代特色的數字化會計人才培養教育體系建設,不辜負黨和國家、人民對教育工作者的期望。
圖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管理會計教育聯盟理事長、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副會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張新民教授
“第三期數字化會計師公益云課活動”發布
此次大會上還正式發布了“第三期數字化會計師公益云課活動”。該活動是由中商學數字化分會于2021年1月發起的面向全國院校師生、財會從業人員的公益性人才培養活動,以《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團體標準中的初級能力要求為培養目標,依托財會和管理領域權威專家的研究成果、豐富的財務數字化轉型實施經驗和先進的業財票稅一體化實施平臺,從數字化戰略、數字化領導力、數字化技術、業財融合的數字化及數字化應用場景五個方面展開培養。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兩期,覆蓋全國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和西北七大區域600余所院校近10萬名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財會相關專業學生、老師及數萬名會計從業人員,取得了良好培養效果及社會反響。
為進一步加強公益云課活動的培養質量和服務能力,第三期公益云課活動中以《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為標準,遴選數字化會計教育廠商/教育機構共同參與,以擴充引入優質的、場景化的實訓課程資源,幫助院校師生、會計從業人員快速理解、掌握數字化會計工作技能,突顯數字化會計教育中的實訓特色。
金蝶精一作為“第三期數字化會計師公益云課活動”的承辦單位,在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數字化分會的指導下,將積極發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勢,為參與院校師生、會計從業人員提供相關學習及考試服務。共同促進數字化會計人才技能水平、就業水平及崗位勝任力水平。
在“第三期數字化會計師公益云課活動”承辦單位領導代表發言環節中,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躍表示,金蝶精一作為國內專注數字化人才教育培訓和評價、教學實訓產品和課程開發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服務的解決方案提供商。以“成為最值得信賴的數字化人才學習平臺”為愿景,基于金蝶在財務數字化具有的核心優勢,結合企業發展和人才需求,打造了業財一體、大數據財務、數字化管理會計、財務共享與智能財務等體系化的數字化財會課程。希望通過本次數字化會計師公益云課活動,既要培養一批優秀的數字化會計師師資,又要讓院校的學生能夠參與到數字化會計師課程的學習中,提升數字化會計專業知識與技能,推進人才未來的新職業道路。
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浦軍教授在總結發言中表示,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在實現學會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的大戰略目標下,服務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大局,以數字化支撐會計職能拓展為主線,創新數字化會計人才培養方式。希望有更多廠商通過《數字化會計教育認定項目》把更多符合實務界要求的產品送入學校,也希望更多的學校因為這些產品通過學會的認定項目,達到《中國數字化會計教育規范》而培養出更多符合《中國數字化會計職業能力框架》的數字化會計師,進而加速我國會計行業整體數字化進程。
圖為:特邀主持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浦軍教授
此次線上大會的舉辦標志著會計教育行業數字化轉型開啟新篇章,“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會計的數字化轉型必須依靠相關各方緊密聯動,金蝶精一將持續攜手中國商業會計學會,為實現會計行業數字化乃至經濟的數字化轉型而努力,積極推動“第三期數字化會計師公益云課活動”順利展開。幫助院校培養數字化財會人才,幫助學生提升數字化應用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