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雍禾植發后,港股資本市場或將迎來第二家植發企業。
本周,大麥植發醫療(深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麥植發”)正式遞交赴港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植發第二股”。
這也讓越來越多創投機構看到此前的股權投資或將迎來“收獲季”。
記者多方了解到,近年以來,眾多創投機構“現身”植發機構股權融資。比如2018年初,華蓋資本戰略投資碧蓮盛5億元。
華蓋醫療基金主管合伙人曾志強對此表示,國內植發業務兼具醫療的剛需性和醫美的消費升級屬性,很像5-10年前的整形行業,整個行業正處于爆發的臨界點。
與“植發”爆發式成長如影隨形的,是假發市場發展火熱。
去年9月,新銳假發飾品品牌“LUCY LEE”完成數千萬美金 A 輪融資,由祥峰投資領投,順為資本、清流資本、高榕資本跟投;此前,另一個國貨妝發品牌“生氣斑馬”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弘毅創投領投,昆侖資本、眾麟資本、尚承投資跟投。
一位碧蓮盛人士向記者透露,近年國內植發市場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狀態,2021年的市場規模達到196億,相比2020年同比增長26%。
“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18-30歲年輕人正成為植發的主力用戶,其次是31-40歲的脫發群體,以及擁有較高植發需求的41-55歲群體!彼嘎,目前90后植發人群占比超過50%,00后也有著很大的占比,已超過20%。
在他看來,這正給植發產業發展帶來的挑戰,就是年輕客群特別重視個人隱私,如何保證用戶隱私不受侵犯——不讓別人看出來自己已“植發”;此外,植發手術安全性風險、植發后毛囊存活率等問題,依然是行業發展的另外兩大難點。
在多位創投機構人士看來,這無形間構成國內植發賽道全新的業務競爭壁壘,誰能解決這些難點與新挑戰,誰就有望獲取更大市場份額與更高行業地位。
一位長期關注植發行業發展的創投機構投資總監告訴記者,目前,各家擁有創投背景的植發機構都在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希望能盡早解決上述三大挑戰與痛點,但就創投機構而言,他們更會關注這類技術的實際應用成效,作為判斷植發機構未來成長空間的重要依據。
“某種程度而言,新技術在植發手術的應用次數高低與客戶反饋,可以間接印證這些新技術的可靠性穩定性與客戶滿意度!彼毖。
“在華蓋資本戰略投資后,我們擁有了充裕資本與產業資源投入技術研發,不斷完善我們首創的不剃發植發技術!鄙鲜霰躺徥⑷耸肯蛴浾弑硎尽2020年8月推出以來,碧蓮盛已完成2萬臺不剃發植發手術,在不剃發植發手術數量的比重超過90%,無形間在這個技術領域形成較高的護城河。
在他看來,不剃發植發的最大價值,是滿足用戶保護隱私、快速變美的需求,因為不剃發植發真正做到了長發取、長發種,全程不剃發,手術當天就能看到最終植發效果,避免剃發植發對個人形象的短期影響。
多位創投機構人士直言,隨著植發賽道競爭日益激發,光靠植發單一產品技術尋求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是不夠的。目前的一個新趨勢,是在創投資本賦能下,不少植發機構正在涉足養發護發領域,由此帶來更高的客戶粘性與業務可持續拓展空間。
數據顯示,2021-2022年中國護發市場成交額以28.7%的速度增長,護發及相關產業達到400億元規模。且由于植發業務本身復購率較低,加之用戶對毛發養護的需求水平不斷提升,近年醫學養護業務在植發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加快了植發市場全產業鏈的整合步伐。
記者獲悉,當前養發護發市場出現兩大發展趨勢,一是傳統養發方式,即通過“以養代療”方式改善毛發健康,重點在養護,但不能從醫學層面解決問題,二是醫學養發,更強調醫學治療的嚴謹性,倡導養護與治療相結合、藥物與儀器相結合,頭皮治療與真皮層治療相結合,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為客戶提供多層次、多維度、全周期的醫學生發管理方案。
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傳統養發機構的重點在于養護頭皮,清潔表皮層頭皮環境,只解決表層及表象問題,醫學養發則是將重點放在治療毛囊,通過醫學的方式,解決毛發健康的深層問題。
此外,傳統養發機構主要由養發師提供服務,養發館對養發師進行短期的培訓即可上崗,對醫療資質沒有要求,但醫學養發則需組建一支經驗豐富的護師團隊,人人持有合規的醫療資質,為用戶提供的是醫療服務。
前述碧蓮盛人士透露,在權衡利弊后,加之創投股東的鼎力支持,碧蓮盛正積極拓展醫學養發領域,引發更多植發用戶轉化成養發護發用戶,塑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事實上,隨著養發護發人群持續增加,我們醫學養發業務營收在過去兩年的增速達到100%,營收占比也達到約20%!彼硎。
在多位創投機構人士看來,未來影響植發機構運營成敗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如何讓管理能力跟上業務擴張步伐。此前他們調研發現,不少新興植發機構在曇花一現后迅速退出市場,一個重要原因是管理遠遠跟不上業務擴張步伐,導致品質管理、運營體系、培訓體系、服務標準出現創業初期出現巨大落差,最終被市場淘汰。如今他們在考察植發機構投資潛力時,會特別關注其管理能力能否跟上業務擴張步伐。
記者獲悉,碧蓮盛堅持采取“一城一店”的直營模式,即在全國38個城市開設直營機構,由總部建立統一規范的品牌體系、運營體系、培訓體系、就診流程和服務標準,保障服務質量。
“事實上,我們調研發現,近年植發行業市場需求很大,我們也有計劃把業務機構拓展到三四線城市,以進一步拓展下沉市場。不過,我們主要會考慮通過省會和重點城市輻射下沉市場,完成百城百店的戰略布局,新一線城市的依然是我們的重點布局對象!边@位碧蓮盛人士指出。目前,碧蓮盛仍將大量資源用于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完善服務體系,擴展直營醫院,研發自有品牌產品,不斷深化行業布局,加強上下游資源整合,線上線下鏈路打通,構建一個集植發、養發、固發于一體的毛發健康產業生態閉環。
他透露,隨著百城百店的戰略布局,碧蓮盛也在穩步推進上市計劃,助力植發行業早日突破千億市值大關。
多位創投機構人士對此持樂觀態度。
“我們注意到,隨著脫發人群規模持續擴大且呈現低齡化趨勢,在人人對個人形象日益看重的趨勢下,植發市場還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呈現高成長態勢。”前述長期關注植發產業發展的創投機構投資總監指出。
國家衛健委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脫發人數超2.5億,相當于每六人中就有一人脫發,其中男性約1.63億,女性約0.88億。30歲前脫發的比例高達84%,比上一代人提前20年,呈現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目前,創投資本對植發機構的最大賦能,是通過資源整合與最新技術推介,提升植發成功率與效果,從而讓植發機構在增量市場里獲取更大份額,給企業市值增長提供更多助力!边@位創投機構投資總監強調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