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舉辦了“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發展與合作線上研討會。會議圍繞中國與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電商合作進展、前景與挑戰等問題展開研討。博鰲亞洲論壇咨委、政策協調人阿赫塔爾博士到會講話。泰國、印尼、以色列、阿聯酋、塞內加爾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館高級代表、東道國政府機構官員以及數十位來自論壇會員和合作伙伴的業界代表參加研討。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與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魏金程做引導發言,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曹莉主持研討會。
“一帶一路”倡議是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是中國與各方合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實踐。倡議實施9年來,中方與沿線國家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在政策對接與溝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往來、資金融通、人員交流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相繼涌現,助力數字時代中國與沿線國家經貿與投資往來躍上新臺階,有效對沖了新冠疫情對經貿合作帶來的不利影響。自2017年以來,中國的跨境電商五年增長近十倍,2021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92萬億元。
會上,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推出了《從中國-東盟合作經驗看“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發展》報告。報告提出,亞太是全球跨境電商表現最出色的地區,占全球市場規模的53.6%,中國與東盟的貢獻功不可沒。今年以來,中國對東盟的跨境電商出口增長了98.5%。報告認為,中國與東盟不斷加深的經貿往來、快速提升的數字基礎設施、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撐、對外投資持續發力以及數字化跨境支付快速發展等,是雙方跨境電商合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推動因素。在RCEP生效、線上經濟成為常態、政府支持和市場發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東盟跨境電商合作前景廣闊,為“一帶一路”沿線電商發展與合作提供了有益經驗。當前,跨境電商合作需要應對好新冠疫情延宕、俄烏沖突和全球通脹影響跨境物流和供應鏈穩定,多國跨境電商政策有待明確和細化,國際數字貿易規則出現碎片化,數字鴻溝依然嚴重等多重挑戰,使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切實從跨境電商發展與合作中受益。
張威副院長在發言中指出,跨境電商新業態對全球流通和消費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貿易數字化正在重塑全球貿易模式與格局。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對中國國際貿易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并有力促進了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國“促進與規范”相結合的新監管模式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優沃土壤。建議中國與東盟推進落實RCEP,為全球跨境電商規則的改善提供借鑒;同時,與沿線國家以創新包容的心態,通過構建安全、有效的監管框架和全方位的服務體系來促進跨境電商的合作與發展。波士頓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魏金程指出,跨境電商是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東南亞是中國第三大跨境電商出口目的的,該地區年輕人口占比高,經濟增速快,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缇畴娚贪l展有賴于生態鏈和服務鏈的完善,在品質升級、規模競爭等方面都需要很好地適配市場需求,此外還要重點關注物流成本上升對跨境電商的影響。
博鰲亞洲論壇咨委、政策協調人阿赫塔爾博士在總結時指出,貿易、金融和經濟深度融合是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發展與合作的三大支柱。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以加大數字化聯結與資源整合,將跨境電商發展與合作推進到新階段,包括提供合適的項目設計、融資和支付安排來促進發展中國家跨境電商的發展。同時,全球、區域和一國內部不同層次的規則和監管體系,都是跨境電商發展和物流環節效率的決定性因素。各國應該先培育本國國內的電子商務產業,加強市場建設并完善監管法規,再推進到跨國電商的國際協調與合作。中國的經驗值得學習。
與會嘉賓們紛紛認同,跨境電商是數字時代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業態,給“一帶一路”倡議注入新活力。在后疫情時代,各方應進一步分享跨境電商發展的經驗、加強政策溝通和標準對接,促進數字互聯互通,攜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