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趙苑旨 實習記者 侯佳欣)“霍亂屬甲類傳染病,雖然傳播較快,危害較大,但隨著生活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的改善,所以發病率不高。”國內某三甲醫院感染科主任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大家不必恐慌,生活中做好預防,注意飲食衛生,有腹瀉就及時就診,若發生感染到醫院一般都能查出。
7月 11日,武漢市武昌區衛生健康局通報:7月9日晚,武昌區疾控中心接醫院報告,武漢大學出現一例感染性腹瀉病例,后診斷為霍亂。
霍亂病例宿舍10日就已封控,目前校園生活井然有序
據武漢大學最新通報,該病例為武漢大學的研究生,住工學部八舍,有胃腸炎既往病史。于7月8日5時左右出現發熱、嘔吐、腹瀉,5小時后前往武漢大學醫院就診,因其腹瀉3次以上又轉診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目前已轉診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工學部宿舍 武大理研會微信公眾號圖)
據悉,武漢大學7月9日晚,在接到疾控中心通知后,便連夜對工學部八舍、該病例所在實驗室進行封控,并對密接人員進行檢測,最后確定該病例密接3人(同住室友2人、同餐人員1人),均已轉至學校隔離點集中隔離。
據武漢市疾控部門反饋,毒力基因陰性(霍亂弧菌致病力較弱),目前經有效診治,該生情況穩定,癥狀已消失。截至7月10日19:36,通過對264名重點人群、259個點位進行快檢,未檢出O1、O139型霍亂弧菌,未發現新增病例。
“目前校園內日常辦公和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關于武漢大學校內目前的情況,一校內知情人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7月10日下午武漢大學官網及學校學生工作部門微信公眾號均已推送了《關于加強夏季腸道傳染病預防的溫馨提示》。此外,有學院也緊急安排了工作人員摸排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關于網傳的肛拭子檢測,該知情人士表示,截至7月11日下午15時,目前并沒有收到大規模肛拭子檢測的通知,況且目前武大已經進入暑假,留校學生并不多,而確診患者居住的宿舍樓距離其他各部宿舍相距很遠,“目前還是比較安心的”。
另一知情人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這次出現霍亂病例的宿舍是工學部八舍,10日就已封控。目前,宿舍內的全部人員都已經做過了肛拭子檢測,暫無新增病例的消息。關于八舍內的情況,該知情人士表示,該宿舍內學生可自由行動,只是不能出樓,一日三餐由學校統一配送。
霍亂流行高發6-9月份,預防做好“五要五不要”
霍亂是一種消化道傳播疾病,雖是甲類傳染病,但發病率并不是很高。記者從國家衛健委查詢發現,幾乎每年都會有零星的霍亂確診病例,從近5年的數據來看,霍亂共報告發病74例,且均無死亡。
此前,據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介紹, 霍亂可通過飲用或食用被霍亂弧菌傳染而又未經消毒處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觸霍亂病人、帶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經蒼蠅污染過的食物等途徑傳播。其流行時間為3-11月份,其中6-9月份為流行高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胃酸缺乏者,一般霍亂的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通常在2-3天。大多情況下,感染霍亂只會造成輕度腹瀉或根本沒有癥狀,典型的癥狀表現為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嚴重的一天腹瀉十幾次。感染霍亂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會引起嚴重脫水導致死。
大眾應該如何預防?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指出,主要是“把好一張口”,預防病從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飯前便后要洗手,買回海產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熱透,生熟食品要分開,出現癥狀要就診。
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無牌餐飲不光顧,腐爛食品不要吃,暴飲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亂污染)物品不要碰。
“就如今的醫療水平,感染霍亂若能及時就醫,一般都能檢查出,經過救治基本上1-2天都能很好地控制住,大家不必恐慌。”該專家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