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多宏觀政策調節工具的護航下,在聚集了更多有利條件后,下半年的經濟一定會延續6月全面恢復的勢頭,有望繼續回升保持在合理區間。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長3.2%;第三產業增長1.8%。其中,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4%。
應當說,二季度實現增長來之不易。在二季度,俄烏沖突導致全球商品價格上漲,沖擊了全球供應鏈以及引起金融震蕩;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影響消費的同時,工業生產也因物流等因素受到干擾。多重因素導致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為此,中央政府加大了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出臺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尤其6月全國疫情好轉后,政策全面發力,穩住了經濟大盤,推動二季度經濟實現了正增長。
數據顯示,出口和投資的拉動作用較為強勁。雖然今年全球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4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下,但中國出口依然取得超預期成績,在去年高基數的背景下,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增長13.2%,6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4.3%,比上月加快4.7個百分點。
投資方面,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1%,制造業投資增長10.4%,但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了5.4%,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2.2%;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8.9%?梢姡禺a業對經濟增長拖累較大。
拖累最大的還是服務業和消費。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其中,二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4%。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7%,其中,二季度同比下降了4.6%,顯示出受疫情沖擊較為嚴重,但消費從6月份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
為了穩定經濟,中央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均加大了實施力度,尤其是信貸投放明顯增加。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萬億元,同比多增3.2萬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億元。應當說,不管是基建投資,還是貨幣政策,政策全面發力,投資、出口等作用效果顯現。消費、地產和民間投資不振并不能完全由貨幣政策決定,主要是因為疫情影響尚未完全消除,市場信心仍需進一步恢復,但從6月份的數據看,這些領域已經在逐漸恢復。
下半年,在財政、貨幣和產業政策靠前發力后,既要保持其連續性,又要合理適度,不預支未來。優先強化存量政策的落地、執行和效果,因為政策作用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時,保留未來政策實施空間,不能把子彈一下子全部用光。尤其是貨幣政策一定要為應對超預期的新挑戰、新變化留下充足的政策空間和工具儲備,不能大水漫灌,而是要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事實上,央行也準備了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
下半年,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基礎更加牢固。一個重要優勢是價格形勢總體穩定。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陷入通脹危機時,中國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增長1.0%,豬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5.3%,雖然豬肉價格有所上漲,但主要由成本推動,而非供需緊張所致。因此,下半年會繼續擁有一個總體穩定的物價環境,輸入性通脹風險也因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而降低,但要注意控制流動性支撐的市場投機行為。
另一個優勢是,6月末住戶存款規模比年初增加了10.3萬億元,同比多增2.9萬億元。疫情影響消費,樓市整體面的情況影響銷售,從而推高了居民儲蓄,這雖然影響了上半年的消費,但是,當人們信心恢復后,更多的儲蓄意味著更大的消費潛力和能力,有了增加消費的財富基礎。
下半年,我國更加高效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將不斷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力推進穩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效應不斷顯現,在更多宏觀政策調節工具的護航下,在聚集了更多有利條件后,下半年的經濟一定會延續6月全面恢復的勢頭,有望繼續回升保持在合理區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