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了媒體采訪,回答了金融領域社會關注的問題,其中提出,要積極做好“保交樓”方面的金融服務,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諸項措施的落實。
“保交樓”并不是單個金融部門的努力可以實現的,而是一個社會化系統工程。房地產業是社會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一發而動全身:個人房貸是銀行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為銀行業創造的利潤超過萬億元;對地方上來說,如果沒有土地出讓帶來的收入,地方財政將面臨很大考驗。
當前,房地產市場總體形勢穩定,但其中的隱患也不容忽視。“爛尾樓”現象頻發、業主強制停貸等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對社會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產生巨大影響。
“交樓、民生、穩定”環環相扣,尤以“保交樓”為重。為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回應這一問題時強調,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應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機制,配合壓實企業、股東等相關各方責任,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銀行要主動參與合理解決資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協助推進項目快復工、早復工、早交付。
上述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回應也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加強與客戶溝通,個性化地滿足居民客戶的不同需求,信守合同,踐行承諾,依法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保交樓”方面,金融支持是重要方面,但這是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甚至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要防止再次出現類似現象,還是要在壓實各方面責任上狠下功夫。
其一是繼續壓實金融實體責任意識及監管方面的責任。
一些房產企業在資金鏈方面面臨著困難和潛在風險,這在今年年初有關部門就有“預警”:2022年是房企償債高峰期,到期債務近萬億元,要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因債務違約所引發的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
一個房地產項目能否如期交付,第一問題就是資金保障問題。如何保障資金到位與工程進度的持續性,直至交付,保證預售監管資金及時到位和專款專用,這是購房者最關心的,亦是“保交樓”的關鍵。
預售資金監管制度是為了保障預售資金安全,適度的重點監管資金可以保障項目順利竣工交付,保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這些措施需要得到真正落實,以后也需要在預售資金監管方面繼續強化措施。
其二是繼續壓實房地產企業的責任。
整個房地產產業鏈條,企業處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也應承擔更大的責任。一些房地產企業,尤其是一些頭部企業為什么頻出問題導致“崩盤”,就是在明知一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卻要通過各種手段努力維持這個資金鏈條,以至最后陷入難以附加很難挽回的困境。
“保交樓”政策不是為了保這些企業,而是為了維護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局,為了維護普通購房者的利益,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出事”的企業,該負擔的責任要負起來。
其三是壓實地方上的責任。
上述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就“保交樓”發表的四條意見中,兩條提到了在地方黨委政府方面的責任。這些年來,為了促進當地發展,許多地方出臺了鼓勵房地產快速發展的措施。如果這些地方事前有充分考察,事中有對項目的充分監察,很多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至少,不會如此嚴重。
總之,“保交樓”在國家總體政策的指導下,目標完全可以實現,但其中應該給人們帶來很多思考,包括金融機構,也包括企業主體,更包括參與其中的個人。所有的一切,市場化、法治化、社會責任都是必須要遵循的方向,要相輔相成。既要解決現實問題也要防患于未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