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以來,我國單日新增本土感染者數量均在400例以上,其中在7月19日達到935例的峰值。7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7月份以來,全國的疫情總體上處于低水平波動狀態,近期少數地區疫情有所反彈,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態勢,單日報告的本土感染者數有所增加。近一周,疫情波及21個省份78個地市,其中7個省份報告的感染者數超過百例。
6月28日,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下稱第九版防控方案)發布,對風險人員隔離管控時間、中高風險區劃分標準、疫情監測相關要求等進行調整。賀青華強調,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對防控措施的優化,決不是放松防控。關鍵體現在把該管住的重點管住,把該落實的措施落實到位,把該取消的堅決取消。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指出,當前,各地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立足于快速精準做好風險管控,積極應對,各起疫情基本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將不斷收集梳理各地在疫情處置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難點。比如,各類風險人員的隔離管控周期與方式,是否可進一步縮短;如何更快速有效開展跨區域風險人員協查,以盡可能降低疫情跨區域傳播的風險;再如各地是否可根據每起疫情具體流調與風險研判結果,對低風險區范圍進行更為精準的劃定。從而進行分析研究,收集相關數據,對防控方案進行更進一步的更新與完善,力爭將疫情防控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
堅持科學、精準、高效的防控原則
“甘肅蘭州、廣西北海、河南駐馬店疫情仍然處于進展階段,社會面傳播風險較大!辟R青華說。
甘肅蘭州疫情于7月8日率先報告,彼時蘭州市七里河區在風險職業人群例行核酸檢測中發現1例確診病例,并在城關區集中隔離點核酸檢測中發現3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癥狀感染者,隨后疫情外溢至省內白銀、天水等其余8個市州。
截至7月21日12時,甘肅共有213個高風險區、347個中風險區,中高風險區數量為全國最多。
廣西北海疫情始于7月12日,先前防城港東興市雖有零星病例報告,但并未外溢。7月12日上午,北海市人民醫院在核酸檢測中發現1名新冠病毒初篩陽性人員,后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截至7月20日24時,廣西現有本土確診病例274例,均在北海市;無癥狀感染者904例,涉及8個地市。
7月18日,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疾控中心主任林玫通報,流調結果顯示大部分感染者均與金癸市場存在關聯,提示金癸市場是這次疫情的一個主要暴發和擴散點;這次疫情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2.3引起,疫情暴發后6天內感染人數突破500例,傳播很快。
據北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偉春介紹,北海已建成2家方艙醫院,首家投入使用的是北海市第一方艙醫院,位于市體育館內,設置床位600張。截至20日11時,已收治135名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位于合浦縣的第二家方艙醫院也于7月19日建成,分兩個大區,共626張床位,已具備收治條件。
河南駐馬店泌陽縣于7月8日報告首例陽性人員。7月19日與20日,駐馬店兩日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達到203例,并決定自7月21日起在泌陽縣實行為期7天的全域靜態管理。
賀青華說,總體上,各地在發生本土疫情后均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影響較為局限,各地疫情應對處置能力和效率已得到進一步提升。但是,全球疫情出現反彈,暑期國內人員流動量加大,各地發生本土疫情的風險有所增加,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賀青華表示,各地要繼續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有關要求,堅持科學、精準、高效的防控原則,全鏈條落實好外防輸入的各項措施,不斷提高常態化防控情況下疫情監測的敏感性。發生疫情后,措施要堅決果斷,堅持以快制快,力爭用最短時間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疫情。
奧密克戎應該不會是最后一個變異株
在本輪全國疫情中,各地已檢測出至少10種變異毒株,涉及奧密克戎BA.2、BA.4、BA.5等諸多亞分支,這也正是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周報(下稱世衛組織周報)中重點提及的毒株。
其中,BA.4與BA.5毒株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在7月4日至10日報告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測序樣本中,BA.4與BA.5毒株的占比分別達到10.57%與53.59%。截至7月18日,全球已有100個國家報告了BA.5毒株。世界衛生組織稱,因BA.5毒株導致的確診病例、住院以及重癥患者數量正在持續增加。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表示,在傳播力方面,BA.4/5毒株相較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略有增加,主要表現為三點。第一,國際上一些國家的研究發現了病毒的較高再生指數(R0);第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BA.4/5亞分支已經成為流行的優勢毒株;第三,在過去5周,歐洲、北美出現了感染數量的增加。
致病力方面,BA.4/5毒株與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相似,但在老年人群中的快速傳播將致使重癥病例出現。近期,歐洲12個國家的住院率和ICU使用率都有所增加。流行病學數學模型研究顯示,BA.4/5毒株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將有所增高。
“雖然BA.4/5的傳播力有所增強,但仍然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我國現有的防控措施仍能有效應對!倍∑秸f。
世衛組織周報顯示,5月率先于印度報告的BA.2.75毒株亦需要密切關注,目前全球已有15個國家出現BA.2.75毒株。相較BA.2毒株而言,BA.2.75毒株在S蛋白上存在9個突變,但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顯示,這些突變對病毒的傳播性和致病性將造成怎樣影響。
董小平坦言,新冠病毒是一種“聰明”“狡猾”的病毒,在短短的2年半內出現了多個變異株,形成了多個流行高峰。
“關于新冠病毒的變異,大部分學者認為將長期存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應該不會是最后一個變異株。因此對于新的變異株的監測,對于傳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影響,將是我們長期的關注重點。”他說。
(作者:尤方明 編輯:林虹)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