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苗需求量下降,相關公司業績面臨下滑風險。
7月24日晚間,康泰生物(300601)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8.28億元,同比增長73.72%;凈利潤為1億元-1.3億元,同比下降70.29%-61.37%。
為何增收不增利?康泰生物表示主要是由于新冠滅活疫苗相關資產計提及研發支出費用化導致。
從預告中計提資產減值的情況來看,康泰生物新冠疫苗的銷售情況并不景氣,但此前公司已在此領域投下重注,后續的市場轉化情況仍有待觀察。
數據顯示,康泰生物2021年研發投入7.38億元,同比增長170%,占營收比例為20.22%,主要為新冠滅活疫苗三期臨床研發投入金額較大所致,其中資本化率為52.03%。2021年7月,公司完成可轉債發行募資20億元,悉數投向新冠疫苗項目。目前,公司新冠滅活疫苗海外三期臨床試驗正在實施中,此前已與馬來西亞永大集團簽署協議,就相關產品在在當地進行III期臨床試驗和商業化達成一致,并表示將在巴基斯坦、烏克蘭、 阿根廷、哥倫比亞、尼泊爾、菲律賓等國家同步開展III期臨床試驗;此外,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車間項目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獲得印度尼西亞國家藥品和食品監管局緊急使用授權并實現出口,但未在中國境內上市。
今年以來,新冠疫苗過剩的話題引發市場熱議。據Airfinity Ltd.公司的預測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疫苗的產量可能超過90億劑,但到2023年及以后,疫苗需求可能會下降到每年約22億至44億劑。業內人士表示,因新冠疫苗出現業績大增的情況或將不可持續,當下新冠疫苗企業除了需要應對技術、專利、產能等多個壁壘,如何及時調整戰略方向也成為一大考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