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近視神藥網上不賣了!家長加緊囤貨,黃牛坐地起價,代購價格暴漲6倍
文/李傲華 文若楠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在互聯網醫院銷售被叫停,興齊眼藥(300573)(300573.SZ)“神藥”的命運驟增不確定性。
7月22日,興齊眼藥全資子公司沈陽興齊眼科醫院發布通知稱,即日起(2022年7月22日),該院互聯網醫院暫停處方院內制劑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患者如有需要可至興齊眼科醫院實體醫院處方。
這則通知的發布,坐實了此前傳得沸沸揚揚的低濃度阿托品院內制劑即將停止互聯網銷售的消息。
7月初,一則《關于低濃度硫酸阿托品眼用醫療機構制劑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截圖在社交平臺上流傳。內容提示,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監局會同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對長期使用低濃度硫酸阿托品醫療機構制劑用于近視相關適應癥進行論證。專家認為,目前本品短期使用暫未發現嚴重安全性風險,但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限性數據尚不充分,應當繼續關注。
消息傳出后,當天興齊眼藥的股價急劇下挫,封死跌停板。自7月初至今,興齊眼藥股價的累計跌幅已經接近40%。7月22日,興齊眼藥報收93.26元/股,跌4.58%,總市值82.16億元。
針對網絡停售阿托品滴眼液一事,時代財經致電沈陽興齊眼科醫院,其前臺人員表示,此事出于國家為了規范診療過程,因此暫停互聯網醫院開具低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如有需要可前往醫院線下就診。
時代財經發現,上述通知發布后,不少近視兒童的家長對阿托品滴眼液的供應量表示擔憂,紛紛加緊囤貨。而黃牛也早已聞風而動,相關產品的代購價格甚至已經暴漲了近6倍。
“神藥”的迷人故事
阿托品滴眼液是興齊眼藥目前為止講得最成功的“故事”。
阿托品是一種從茄科植物顛茄、曼陀羅或莨菪等提取的消旋莨菪堿,其硫酸鹽為無色結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國外關于阿托品用于近視防控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
西南證券(600369)研報指出,2016年海外一項為期5年、入組400名受試者的臨床研究證實低濃度阿托品(0.01%)對兒童及青少年近視延緩治療具有明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項臨床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眼科雜志《Ophthalmology》上,而國內多項臨床研究也得到同樣結論。目前,在新加坡、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區,都已經有低濃度阿托品產品上市銷售,每年費用約3000元~4000元。
正因為此,阿托品在坊間也得到了近視“神藥”的稱號。
不過,截至目前,國內尚未有獲得藥監局批準的阿托品滴眼液。興齊眼藥作為國內阿托品滴眼液臨床研究進度最快的企業,其3期臨床試驗也仍在進行中。
但興齊眼藥并未坐等阿托品滴眼液的獲批,而是選擇“劍走偏鋒”,讓阿托品滴眼液以院內制劑的形式上市銷售。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布的《醫療機構制劑注冊管理辦法(試行)》,院內制劑又稱醫療機構制劑,是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準而配制、自用的固定處方制劑,是市場上沒有供應的品種。醫療機構的院內制劑的審批機構應該為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2019年1月,沈陽興齊眼科醫院申報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獲得遼寧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醫療機構制劑注冊批件》。患者只需要上傳處方、病例等材料,便可在沈陽興齊眼科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平臺上購買到阿托品滴眼液,實現遠程購買藥物。因此,作為院內制劑的阿托品滴眼液已經提前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放量。
有了阿托品滴眼液的加持,沈陽興齊眼科醫院的業績年年攀升。興齊眼藥在2021年10月對深交所的回復函里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1~7月,沈陽興齊眼科醫院藥品收入分別為1401萬元、1.14億元、1.42億元,分別占醫院營收的59.17%、83.01%、88.67%,而阿托品滴眼液正是醫院藥品收入的主要來源。
但隨著網售渠道被切斷,阿托品滴眼液的流通范圍會大大縮小,如何將這個“神藥”的故事繼續講下去,是興齊眼藥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多家醫療機構叫停網售
阿托品滴眼液并非是興齊眼藥的獨家品種。
公開資料顯示,除興齊眼藥外,愛爾眼科(300015)(300015.SZ)旗下的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歐普康視(300595)(300595.SZ)旗下眼科醫療機構、何氏眼科(301103.SZ)、山東省眼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等共13家企業或醫療機構都擁有阿托品的《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
不過,時代財經先后查詢了多個省市的藥監局發現,僅北京市藥監局就下發過15個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院內制劑批準文號,福建省內擁有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醫療機構數量也多達7家。
(圖片來源:北京市藥監局、福建省藥監局官網截圖)
擁有阿托品滴眼液院內制劑許可的醫療機構數量眾多,因此,受到阿托品滴眼液“網絡禁售”風波影響的醫療機構也并非只有興齊眼科。同花順(300033)顯示,7月22日,A股眼科醫療板塊整體下跌1.16%。
就阿托品滴眼液的網售情況,時代財經通過多渠道聯系了多家醫療機構發現,目前仍可以在互聯網醫院平臺購買阿托品滴眼液的醫院寥寥無幾,以興齊眼科、愛爾眼科為代表的民營眼科醫院早已接到通知,叫停了阿托品滴眼液的網售,而多數公立醫院則對院內制劑有著比較嚴格的規定,從不提供郵寄藥品服務,只允許線下取藥。
7月22日上午,有媒體報道稱,愛爾眼科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收到政府部門關于阿托品滴眼液的直接通知,目前愛爾眼科的阿托品滴眼液還可以問診配藥,今天暫時仍然可以郵寄。
時代財經發現,關于阿托品滴眼液的購買咨詢信息仍然被放置在愛爾眼科互聯網醫院小程序的首頁。但7月22日,時代財經撥打了愛爾眼科阿托品滴眼液的咨詢熱線,愛爾眼科方面回復稱:“我們目前接到的通知和興齊眼科是一樣的,建議您還是去線下的醫院進行購買。”
何氏眼科的客服人員也對時代財經表示:“我們也暫時開不出阿托品滴眼液,目前系統正在升級中。”
而歐普康視方面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阿托品滴眼液在院內正常銷售,但是互聯網診療已經暫停。
一位曾經購買過山東省眼科醫院阿托品滴眼液的患兒家長向時代財經透露,目前山東省眼科醫院也暫停了從互聯網醫院開具低濃度阿托品處方及調劑。
家長趕著囤貨,黃牛坐地起價
阿托品滴眼液網絡停售所引發的效應很快傳導至消費終端。
時代財經發現,通知傳出后,不少近視兒童的家長在社交平臺上紛紛表示,“急需囤貨”。
興齊眼藥的阿托品單盒標價298元,一盒共30支(0.3ml/支),可使用一個月。7月21日,徐女士在沈陽興齊眼科醫院小程序問診,接診醫生表示,最多可購買12盒,有效期至2024年2月。“看見公告后,就找醫生開方多囤了一些,刷了小程序40多分鐘買了10盒,預備先用著,之后再看。”徐女士告訴時代財經。
不過,并非所有患兒家長都能囤貨成功。家長的“囤貨焦慮”,也給了“黃牛黨”可乘之機。
另一名家長張女士告訴時代財經,“昨天晚上我就一直刷小程序都沒刷進去,看見有跑腿代買的,跑腿費要100元。”
時代財經發現,在閑魚平臺上,已有稱可代買興齊眼藥阿托品滴眼液的“跑腿代買人員”,代購費100元,“最多可購買3盒,多了醫院不開”。不過,其中一名代購對時代財經補充表示,如果實在需要多買,一盒的價格需要多加20元。
針對黃牛囤貨倒賣一事,前述興齊眼科客服人員表示并不知情,“一般情況下,醫院最多為患者開具3盒阿托品滴眼液,如果想要買多幾盒,需要跟門診醫生溝通”。
時代財經以購藥家長的身份聯系了多名宣稱可以代購阿托品滴眼液的“黃牛”,發現目前阿托品滴眼液的代購價格差異巨大。
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又稱“上海五官科醫院”)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規格為5ml/支,有黃牛報價33元/支(線下交易,不包郵),也有黃牛的報價高達180元/支(含包郵)和220元/支(含包郵,上海本地200元/支)。
上海五官科醫院的阿托品滴眼液每支可用一個月,保質期為30~40天。有患兒家長在知乎上透露,該產品的日常售價為32元/支,另加掛號費25元,需要冷藏保存,醫院并不支持郵寄。
按此計算,在黃牛的倒賣下,上海五官科醫院阿托品滴眼液每支的價格暴漲近6倍。
中國毒理學會毒理學家張旭晟對時代財經表示:“院內制劑的一大特點在于其流通性受限,僅能在醫院內部憑醫師處方發放。經過申報的院內制劑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是由于其中存在代購行為,即‘就醫患者’并非實際使用該試劑的患者,意味著醫師診斷的實際患者未到就診現場、處方的適用對象不一致,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
針對院內制劑的運輸和保存問題,張旭晟指出,因黃牛并非藥品行業的專業人員,雖然通過放置冰袋以期達到控制溫度保持藥效的目的,但是運輸過程中如何確保制劑始終處于冷凍的狀態是脫離黃牛掌控的。
“僅通過普通快遞形式,難以確保制劑的運輸符合相應規范要求,且同時又違背了院內制劑流通性受限的原則。”他對時代財經說。
阿托品離真正獲批還有多遠?
雖然院內制劑網絡銷售被叫停,但對于眼科賽道來說,低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仍然是一塊不容忽視的“大蛋糕”。無論是興齊眼藥,抑或是其他眼科用藥研究企業,都并未打算放棄阿托品滴眼液的申報。
東吳證券(601555)研報指出,低濃度阿托品減緩近視進展的作用廣受國內外臨床認可,EIKANCE已于澳大利亞上市,便利性優于OK鏡。目前滲透率不足1%,存量市場廣闊,需求旺盛,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人數超1億,阿托品的理論市場超百億,預計2025年阿托品在近視兒童青少的滲透率會達到0.67%,用藥人數為45萬人,用藥費用3625元/年(298元/盒,30支/盒,1支/天),對應銷售額為16.5億元。
時代財經在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查詢發現,截至目前,與阿托品滴眼液相關的臨床試驗僅有8項,其中興齊眼藥、兆科眼科(06622.HK)、歐普康視關于阿托品滴眼液的臨床研究已經進入3期階段,興齊眼藥的3期臨床試驗首次信息公示日期為2021年9月,目前已經完成受試者招募,是眾多研發者中進度最快的。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指導原則,近視防控藥物上市需要患者入組、給藥觀察、審評審批等至少4年時間,興齊眼藥關于阿托品滴眼液的第一個臨床試驗獲批日期是2020年5月,以此推斷,興齊眼藥的阿托品滴眼液最早也要等到2024年才能正式獲批。
不過,今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2022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下稱《計劃》)中提到的一個重點任務為,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創新成果轉化,加強與衛生健康委、藥監局等部門協同,統籌兒童青少年近視藥物研發和示范推廣,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搭建兒童藥物臨床試驗和用藥分析平臺,開展藥物近視防控有效性和安全性循證醫學證據研究,打通“院內制劑”到成果轉化綠色路徑,建立藥物臨床應用規范,加快近視防控科技成果轉化,而該任務的責任部門為科技部,完成期限為2022年12月。
有分析指出,上述《計劃》或對阿托品滴眼液的審批進程有提速作用。
針對阿托品滴眼液最新的臨床進展及審批進度,7月22日,時代財經多次致電興齊眼藥,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