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有網友發文稱,重慶市云陽縣一男子稱“生女兒晦氣,名字都懶得取”。從網友曬出的男子朋友圈截圖可以看到,男子發文稱:“在醫院一刻都待不下去了,晦氣得很,生個女兒。”“期待十個月,期待這么一個,真是倒霉。為什么老天對我這么不公”。甚至還有網友曬出了男子稱要和妻子離婚的朋友圈截圖。

上述截圖上傳網絡后,引發關注,網友們紛紛表示憤慨,譴責該男子不當言論,還有云陽縣當地網友前往男子所開店鋪當面指責,質問。
27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聯系到上述男子的朋友黃先生(化姓),“當時發的就是幾句牢騷話,現在他的父母都在批評教育他”。黃先生表示,事發后有網友曾到男子經營的店鋪前聲討,給店里生意造成了一定影響。據黃先生介紹,男子所說的女兒,是該男子和妻子的第一個孩子。
隨后,極目新聞記者致電云陽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已關注到此事,會調查了解。
極目新聞記者輾轉聯系到了當事人姚某,他承認上述朋友圈確實是他所發。“我性格比較激進,當時真的只是發幾句牢騷,以后該盡的義務還是會盡的,該養的會養,該照顧的要照顧。”姚某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女兒出生于7月26日凌晨,自己一直很想要個兒子,加上前一段時間有很多煩心事,自己被騙了7萬元,一時情緒激動就在朋友圈發了幾句牢騷。
姚某稱,這兩天不斷有網友發消息罵他,責備他,“我沒有兄弟姐妹,其實我父母都挺喜歡孫女的,目前父母都在醫院是照顧”。姚某表示,當地社區書記已經聯系他,父母也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姚某還稱,網上所流傳的他和老婆離婚的截圖,是舊圖,并非近日所發。
27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云陽縣婦聯,工作人員表示,26日下午已關注到此事,并已協調公安機會對男子進行了訓誡。“我們已經聯系到了男子的家屬,我們高度重視這個事,會全方位關注這個家庭,會關注孩子的成長。”該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把婦聯的維權幫扶電話告知了姚某妻子,如她以后遇到麻煩,婦聯會及時進行幫助。
不要讓“接男寶”盛行
近年來,網上的某些懷孕育兒經驗交流社區中,求子式互動不時可見。有媽媽生下了男孩,會在其中發帖,其他備孕或孕期媽媽則在評論區回復“接男寶”,以求得“好運”,希望自己也可以生男孩。還有一類帖子是“女翻男”,聲稱性別鑒定是女孩,結果卻生下男孩,下面大多是胎兒性別鑒定為女孩的孕媽,留言“求翻盤”,許愿懷的女孩變成男孩。
不只是在論壇,在號稱風靡年輕群體的某視頻APP上,此類話題播放量也近億,話題播放量最高的男嬰視頻下,有近萬個準媽媽在線“拜廟”。
那陣勢,簡直是一場互聯網大型“求男寶”現場,“一定要生兒子”仿佛是這魔幻網絡空間的剛需。發帖與留言中透露出“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等腐朽的重男輕女觀念。
某些不良商家也見利忘義,迎合利用這種需求,推出了所謂“能生男寶”的產品,借著這種陳腐文化收智商稅。雖然有關部門一再治理,科學一次次證明了沒有什么生男秘訣,但是此類產品還是有市場,這就說明求子心切是如何急切了,即使明知道是假的或騙局,有人還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被騙上幾回不罷休。
“拼兒子”背后如此畸形的生育觀,還會帶來畸形的男女性別比,婦女和女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不利于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影響人口安全以及社會和諧穩定。
要扭轉這種現象,就要轉變“重男輕女”的習俗與做法,倡導、傳播先進的性別觀。有關部門、媒體都應該加強相關引領,讓以男女平等為核心的先進性別文化與法規落實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社會生活各方面,并令其現實紅利能讓公眾“肉眼”可見,真實地體現和發揮先進性別觀念應有的社會效果與積極意義。
(圖源網絡 中國小康網綜合極目新聞、中國婦女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