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13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補齊家電市場短板弱項,打通家電消費堵點,滿足人民群眾對低碳、綠色、智能、時尚家電消費升級需求,拉動家電及上下游關聯產業發展,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近年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的目標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隨著新政的落地,長虹等家電企業也迎來了“綠色”新風口。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測算,綠色家電方面,2022年冰箱、冷柜、空調、洗衣機、電熱水器這五類產品能效二級以上產品產銷量整體達到1.1億臺,電飯鍋、吸油煙機、微波爐、電磁灶產品能效二級以上產銷量可接近5000萬臺;智能家電方面,僅空冰洗智能產品在2021年整體銷額就達到1791億元。
目前,各家電巨頭均在加大研發和生產綠色節能型產品方面的投入,通過低碳方式創造新的價值。其中,作為全球化綜合型科技企業與家電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者,長虹控股集團(本文簡稱“長虹”)在低碳、綠色、智能之路上不斷耕耘,并始終將推動企業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作為企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綠色智能產品先行
不久前,長虹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和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的共同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成都啟動“見證低碳,一路同行,與長虹電視一起見證綠色中國”環保與公益主題活動。活動從綠色低碳的視野和高度出發,展現了在長虹等品牌的推動下,中國電視產業已經通過全面節能減排、綠色制造等方式參與到國家的戰略中來。
據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產品方面,長虹長期貫徹落實工信部門綠色發展規劃,堅持3R綠色設計原則,即減少環境污染、減小能源消耗、產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環或者重新利用。
早在2016年,長虹電視便已經進入國家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的中國綠色節能產品采購清單,此后,電視、空調等產品更多次入選政府部門節能產品采購清單。在今年1月下旬,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的《2021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長虹空調35Q5A、35Q5K等8個空調產品被納入其中。
綠色設計是工業制造業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路徑和創新實踐。長虹加強綠色設計和綠色制造工作,加強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并積極尋找提升空間,不斷完善產品的綠色設計和綠色制造水平,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節能、低噪聲、低輻射性、低碳產品。
截止2021年,長虹旗下的平板電視、激光電視、空調、教育機等合計300多款產品通過了中國環境標志產品和節能產品認證。同時,長虹對供應商、工程承包商等相關方施加正面環境影響,促進產業鏈上各方共同實施好綠色低碳工作。
回收產業鏈協同發力
除了綠色設計外,淘汰落后老舊產能,保障可持續可循環,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主題。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電視、冰箱等各類家電產品加速迭代,家電行業進入更新換代的高峰期,廢舊家電產品處理成為環保新課題。
根據《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2021》,我國電器電子產品理論報廢量為8.06億臺,其中電視機6260萬臺、電冰箱4162.2萬臺、洗衣機3542.9萬臺、房間空調器4454.7萬臺。
面對家電回收再利用問題,早在2010年,長虹通過設立四川長虹格潤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家電回收產業進行前瞻性的布局。
據長虹格潤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長虹格潤在全國范圍內已建成上千個回收網點,年回收廢舊電器電子超過200萬臺,已經累計拆解處理1400萬臺以上。作為我國西部最大的廢舊家電回收拆解企業,長虹格潤也是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首批試點單位。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國常會明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家電以舊換新與家電下鄉,并通過推進安裝+維修等全鏈路服務標準化、廢舊家電回收以及農村電網的鞏固等舉措,助力各地家電消費需求釋放,預計伴隨政策細則的推出與落地,未來將從綠色智能家電供給、農村綠色家電消費、家電回收等方面促進品類新增與更新需求的釋放。
當傳統家電進入“低碳、綠色、智能”時代后,生產與消費模式就會發生新的改變,繼而給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給企業發展帶來新“風口”。依托綠色低碳與智能化的潮流,長虹讓綠色智能家電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在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時,也促進了低碳與綠色的經濟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