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600733)的營業收入已經連續四個報告期實現正向增長。
近日,北汽藍谷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北汽藍谷上半年營收34.79億元,同比增長42.7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20.51億元,同比增長110.39%,貨幣資金94.54億元,同比增長42.65%。
帶動業績上漲的是產品銷量,7月4日,北汽藍谷發布子公司北汽新能源6月份產銷快報,公告顯示,北汽藍谷今年6月銷量為3597輛,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約127%,實現連續四個月的100%以上的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17010輛,累計同比增長144.43%。
雖然公司銷量增長、經營狀況向好,但與眾多新能源車企相似,北汽藍谷尚未擺脫虧損狀態,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21.81億元。
產銷尚屬爬坡階段,規模效應何時顯現?品牌與渠道建設、研發投入上的成本持續增加,何時實現盈利?公司在向C端轉型過程中在做哪些布局?
帶著這些疑問,和訊網來到位于北京亦莊的北汽藍谷總部,與幾位高管聊了聊。
財報拆解:營收增長42.76%,現金流增長110.39%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面對疫情多點爆發、行業競爭加劇、競品迭代、原材料及零部件價格高企、芯片及電池等核心資源供應緊張的市場環境,北汽藍谷多項指標能實現正向增長確實不易。
首先是營業收入方面。2022年上半年北汽藍谷營收實現42.76%的增長,較去年同期增加超10億元至34.79億元,公司成長性得以體現。北汽藍谷經理、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對和訊網表示:“北汽藍谷的營收顯示出持續改善和成長的趨勢,主要的提升點來自銷量,今年上半年極狐的銷量有所突破,北汽新能源則圍繞主推的配置、價位,銷售結構也有所改善,共同促進營業收入的明顯增長。”
其次是現金流方面。2022年半年報顯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20.50億元,同比增長110.39%,貨幣資金94.54億元,同比增長42.65%,充足的貨幣資金是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基礎。北汽藍谷董秘趙冀認為,這使得公司具備了能夠應對行業激烈競爭和較大支出的條件,也給下半年發展的提供了良好的資金基礎。
再次是銷量方面。北汽藍谷6月產銷快報顯示,北汽藍谷6月份產量1898輛,同比大增496.86%,本年累計產量6082輛,同比大增181.97%,增幅勢頭在新能源行業6月產銷數據中最猛。而極狐品牌今年上半年表現為:批發銷量6644輛,同比增長469%,零售銷量4976臺,同比增長464%。這一數據在“四大四小”國家隊20-25萬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車細分市場中,占有率已經成功躋身排名第一。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極狐汽車總裁王秋鳳表示:“可能看起來數據上幾千臺還不是特別搶眼,但對比我們自己有了很大的增長!
經營拆解:優化組織架構、布局產品結構
眾所周知,北汽藍谷曾連續七年獲得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2018年銷量更是登頂達到15.8萬輛,這也是因為公司曾經在B端市場的絕對優勢。隨著B端需求的縮量、補貼退坡、疫情反復等多方因素,北汽藍谷在2020年和2021年業績有所下滑,但作為國內純電動乘用車領域優質龍頭,依然有著很深的積淀。公司管理層坦言,北汽藍谷在C端市場發力的時間還比較短,未來無論是產品結構、亦或是公司組織架構,仍然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公司希望借此穩定發展、推動經營。
對于上半年北汽藍谷在整體體系能力方面的調整,代康偉則表示,北汽藍谷通過業務整合,成立了以“主定義、重體驗、強項目”為核心職責的商品創造中心,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定義能力,圍繞用戶利益點和關注點精細化打磨產品。
“這是一個去年年底開始籌辦成立的組織,專注于連通市場、連通人群的理解,以及連通什么樣的技術、什么樣的產品,能夠引導消費者需求。通過上半年的運營,這個團隊已經達到400人的規模,基本建設完畢,這些力量將會賦能未來極狐、包括北京品牌的產品,讓產品在市場中的定位更精準。”代康偉如是說。
對于目前公司的產品型譜方面的規劃,北汽藍谷希望更多的發力C端市場極狐品牌。2022年5月,定位高階智能駕駛純電轎車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正式上市,至此,極狐形成了阿爾法S全新HI版、阿爾法S和阿爾法T三款車型共同發力高端智能產品布局,目前極狐的主要產品都是B級車定位、27萬元左右的起售價格。
但代康偉坦言,目前來看,如果單純只有B級車的市場板塊,很難形成比較好的市場占有率,所以北汽藍谷正計劃推出兩款A級車產品,公司將整合全部力量、盡可能在2023年推出,豐富極狐汽車產品系列,進一步推動極狐品牌市場上的銷售成果和數據。
理念拆解:技術向下,品牌向上
財務向好和銷量增長的背后,備受行業和媒體關注的,是北汽藍谷在技術升級和品牌建設方面的布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通過溝通了解,和訊網認為,公司在技術與品牌建設方面的布局可以總結為:技術向下不斷扎根,品牌向上不斷突破。
作為業內知名的技術強人、曾為公司“三電”技術負責人的代康偉對技術有著極致的追求,對于公司在技術層面的四個核心競爭力,代康偉亦有著清晰的規劃:
首先,是做領先的平臺技術。北汽藍谷已經形成跨平臺、模塊化架構的正向開發體系,極狐平臺的設計早在2019年就已經完成。在整個行業中,作為純電動、正向且高端的底盤,依然充滿競爭力。北汽藍谷會在這個平臺基礎上繼續衍生產品,下半年會正式啟動平臺的升級,以滿足未來競爭的需求。
其次,是高度自研的三電(電機、電池和電控)技術。電機方面,過去兩年北汽藍谷自主研發了一款命名為“極鋒”的、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今年將正式投放市場;電池方面,則是通過研發超充電池和充電站建設,解決續航焦慮問題,北汽藍谷在電池板塊更是做了進一步的布局,下一代產品將啟動自研項目。
再次,是持續強化的智能網聯技術。在汽車“變軟”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的背景下,北汽藍谷以智能網聯4.0目標為核心,已經和華為共同推出了支持高階智能駕駛的產品,在第三代集中式電子電器架構、自主開發智能座艙軟件、自主開發智能語音產品等方面都處于行業較為先進水平。
最后,是高度整車集成技術。公司在整車性能集成與評價能力、NVH 開發能力、底盤操穩調教能力方面已經成為佼佼者。上半年,北汽藍谷在整個產業鏈和合作的生態方面,也嘗試“共創”模式創新提高效能,以面對未來的競爭和為產品賦能。
雖然在技術方面已經具備較強的優勢,但轉型發力C端市場并非易事,2022年作為極狐汽車品牌發展的第二個完整年度,充滿挑戰和困擾。王秋鳳認為:“打造一個高端品牌、特別是高端汽車品牌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第一大挑戰就是品牌形象和聲量。這也是北汽藍谷上半年將品牌的主要工作定在“品牌塑造、立形象,放聲量”的原因,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活動,則是被譽為“視頻號商業化首秀”的崔健線上演唱會,事實也證明,崔健演唱會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事件,極狐品牌通過該事件獲得微信生態內曝光量超12億。此后,更是通過羅大佑線上演唱會、與北京國安和小王子等IP聯名進一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
第二大挑戰則是渠道建設和銷售能力。由于北汽藍谷在C端市場發力的時間還比較短,銷售網絡的鋪設仍有不足,這也是北汽藍谷上半年不斷發力擴大營銷網絡和服務網絡的原因。截至7月30日,極狐汽車終端店面達150家,實現核心市場、重點市場的全覆蓋、次重點市場覆蓋率達到89%,今年渠道問題已經初步得到解決。北汽藍谷計劃在2025年做到覆蓋100+城市、380+家網點的營銷服務網絡規模。
王秋鳳表示,極狐汽車不僅需要打造可以和國際豪華品牌競爭的營銷組織能力,也更需要給用戶提供能夠被認可、獨特的品牌價值、產品價值,更加需要戰略上的定力,能夠在短期獲利和長期獲利之間找到戰略平衡點。趙冀亦表示,北汽藍谷會持續改善財務狀況、健康發展下去,希望能夠在兼顧盈利性和核心能力打造方面找到平衡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