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河堤上鍛煉,看到一些稀奇的青浮萍,我好奇地看了好一會兒……不多久,河面保潔員開著打撈船把它們打撈走了。我感覺很可惜,不由得想起童年時光里,經常跟著家里大人到小河邊去撈浮萍的開心事。
家鄉的小河里,長的是一色的酒紅色浮萍。村里人,大清早睜眼的第一件事,每家每戶都有個人,左手提個竹籃子或舊盆子,右手拿著自己做的網抄,有鐵絲的、有尼龍繩的,去河邊撈浮萍回來喂豬、喂雞、喂鵝和鴨。那昝子生活清貧,夏天里,只能在水里找食喂豬、喂雞鵝鴨了,這些是家畜們的主要飼料。撈回來的浮萍再用少量的稻米糠拌一拌,然后一盆一盆分給家里的家畜和家禽。而浮萍這個植物在夏天繁衍生長得特別快,不怕你今天把它們消滅了大半,只要稀稀松松留點在河面上,過一夜,第二天又長得滿滿當當,青蛙、小鳥等小動物在上面蹦蹦跳跳,不會踩空落入水中。撈浮萍的人第一網抄下去,露出一點點的空隙,眨眼之間空隙又被浮萍填滿,好似一塊酒紅色的幕布鋪在河面上。
難怪我們小時候吃的豬肉沒有肥膘,鴨子也都是瘦型鴨,那會兒的大人們,總會抱怨沒油水。現在想想那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沒污染,沒有食品添加劑,所以那個時候左鄰右舍難得聽到有人患上三高、脂肪肝的。那時候,雖然生活貧苦,但身體健康,也算是上天的恩賜。 施代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