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央氣象臺15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8月15日白天,四川、重慶、陜西等11個省市區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11省區市部分地區最高溫超40℃
中央氣象臺8月15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預計8月15日白天,新疆吐魯番盆地和南疆盆地、陜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山東南部、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等地最高氣溫將有35~39℃,其中,四川東部、重慶中西部、陜西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湖北東南部和西北部、湖南北部、江西東北部、浙江中北部以及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安徽熱成全國第一
8月14日02時至15時,安徽全省多個站點最高氣溫突破40℃。其中馬鞍山最高氣溫達到42.7℃打破當地最高氣溫紀錄,#安徽熱成全國第一#的話題也登上了新浪熱搜的榜首。

全國高溫排行榜門檻提高到42℃
據中國氣象局官網發布的高溫實況排行榜顯示,截至13日18時,全國高溫排行榜門檻再次提升,高溫榜前十名的最高溫度均已突破42.7℃,其中最高的湖北竹山達到44.6℃。素有“四大火爐”稱呼的重慶,則有北碚、江津、奉節、潼南、重慶、豐都六地進入榜單。此外,陜西白河(43℃)、旬陽(43℃)也位列當日高溫榜前十。
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發布
8月12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當前,紅色預警還在繼續。這標志著自6月以來便持續影響我國南方多地的區域性高溫天氣,走到了迄今為止的最強階段。
“7月以來,浙江大部分地區極端氣溫都在39℃到43℃,最高的是三門的43.1℃,永嘉達到42.9℃,青田和云和是42.4℃。三門和永嘉等地均突破歷史最高紀錄。”浙江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婁小芬介紹,預計未來7天,浙北和浙西部分地區將局部出現43℃酷熱天氣,或突破極端高溫紀錄。
數據顯示,重慶全市平均高溫日數達29.3天,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2多。重慶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羅娟介紹,預計未來十天(13—22日),重慶大部地區最高氣溫38℃—42℃,局地可達43℃—44℃,部分區縣最高氣溫將接近或超過歷史極值。
上海高溫也在持續。據上海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智介紹,截至8月13日,上海今年出現40℃以上高溫日數共6天,極端最高氣溫為40.9℃。未來十天,這種天氣仍將繼續,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41℃。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表示,目前區域性高溫過程還沒有超過2013年,但未來兩周南方高溫天氣仍將持續。“根據預測,此次區域性高溫過程持續時間將超過2013年的62天,成為196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高溫過程,今年高溫天氣綜合強度可能將為1961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強。”陳麗娟說。
今年夏天為什么這么熱?

今年夏天為何這么熱?中央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造成高溫天氣的主要原因跟大氣環流的異常狀況有一定的關系。從目前監測上來看,西太平洋(601099)副熱帶高壓范圍偏大,強度偏強,在它的控制之下,我國南方地區整體上是受下沉氣流的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輻射的影響下,近地面加熱比較強烈,因此出現了大范圍的高溫天氣。
雨水將暫緩黃淮江淮高溫天氣
過去一天,降雨主要出現在華北東部和西北部、東北地區南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其中遼寧南部雨勢最強,大連和丹東等地出現大暴雨,遼寧2個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預計15日午后至16日,黃淮中東部、江淮等地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雨水將短暫“澆滅”上述地區的高溫天氣,但由于相對濕度較大,公眾仍會體感悶熱。
預計今天,吉林東部、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25~9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超過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高溫紅色預警持續生效中
未來10天,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等地將有持續性高溫天氣,累計高溫日數可達7~10天。預計今天白天,四川東部、重慶中西部、陜西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湖北東南部和西北部、湖南北部、江西東北部、浙江中北部以及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中央氣象臺今晨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氣象專家提醒,黃淮、江淮等地降雨可能伴隨強對流天氣,公眾需及時關注氣象預報預警信息,遠離氣象災害風險較高的地區,注意人身安全。此外,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等地公眾需關注持續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預防中暑,注意這些要點
及時補充水分。首先要喝對飲料,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要定時少量多飲。建議飲用白開水、淡鹽水、檸檬水、金銀花茶、苦丁茶、綠豆湯、鹽汽水、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功能性飲料。
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高溫環境下的蛋白質消耗稍高于常溫環境,含豐富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瘦肉、魚、蛋、牛奶、黃豆及豆制品等。
及時補充鉀、鈣、鎂、鐵等。如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粗糧、牛奶、動物肝臟等。
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高溫環境下,人體對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的需求量增加。
保持充足的睡眠。
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
(圖源網絡 中國小康網綜合中央氣象臺官網、光明網、新民晚報、華商網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