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剛剛下過一場大雨,在洛陽市西工區紅山街道辦事處白灣社區,街道干凈得像洗過一樣,家家戶戶大門口的花木鮮艷欲滴,居民張大龍正拿著水管,沖洗著自家門口貼著白瓷磚的院墻。
“要是從前,一下雨,到處污水橫流,整個村子臭氣熏天。你看現在,地下管網雨污分離,路上沒有一點積水,村子美得像畫一樣,連我這糙漢子的眼里,也容不下白墻上的一個泥點子!”
紅山街道辦事處地處洛陽市西部,是西工區唯一的涉農辦事處。和紅山所有的社區一樣,曾經的白灣社區,家家戶戶大門外一個旱廁,參差不齊的小棚子,讓每條街都顯得擁擠不堪,站在這頭,看不到那頭。加之村里缺少污水管網,村民生活廢水無序排放,村子里一到夏天蚊蠅遍地,氣味難聞,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不愿回村居住。
2019年以來,西工區把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及“廁所革命”,作為提升紅山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氣從根上徹底解決困擾群眾的難題,強力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白灣被列入首批8個改造的社區之一。
生活污水處理是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中之重,也是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西工區采用360集團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生態合作企業的真空排水系統新技術,由區政府出資,對紅山進行污水管網建設。
這套真空排水系統,是利用負壓抽水原理,把污水抽進真空管道,應收盡收,不會滲漏,而且管徑小、流速高、無堵塞、不宜上凍。項目施工簡單,整個過程不影響居民出行,整體能節約工程造價20%,節約施工時間三分之一。通過改造,紅山的污水處理系統,實現了質的飛躍,地下管網雨污分離、縱橫交錯,街道路面干凈整潔,昔日的臭水溝不見了蹤跡。
與此同時,一場“廁所革命”在紅山全域展開。本著“小廁所、大民生”的理念,西工區由政府出資,把家家戶戶世代使用的露天廁所,改成了干凈衛生的水沖戶廁,各家各戶擁有了干凈的防水地板、洗手池,還安裝了沖水馬桶。原先門外旱廁的地方,拆除后修建了花池,種上了花木,打造了社區文化墻,由臟、亂、差,變成凈、亮、美。
“以前白灣有325個旱廁,如今增加了1800米的綠化帶,29條街道條條有風景,300多戶居民家家有花看,村子里到處是綠竹、月季,還有繪制精美的文化墻!”老黨員王蘭西說。
如今,行走在紅山街道的各個社區,平整寬闊的水泥路、美觀大方的光伏路燈、豐富多彩的文化墻、賞心悅目的花草樹木一一映入眼簾,“一村一處景”的美麗鄉村雛形顯現。
“經過人居環境的不斷提升,紅山真是越變越美了,我們生活在這里,從心里覺得幸福!”80后的谷楠楠,是從南方返鄉的年輕人。在她眼里,美麗紅山的鄉村魅力,足以打動和她一樣的年輕人。
據統計,自2019年至今,西工區已累計投資8000余萬元,鋪設主次排污管網116公里,改造旱廁6500余座,紅山街道辦事處戶廁改造達到90%以上, 7月底將全部改造完畢。建設真空泵站17座,真空提升井742座,截至目前,西工區所有農村地區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楊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