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的需求,但現實中我們供給還是不足的,特別是普惠性的服務供給確實是個短板!8月17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表示。
8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其中再提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郝福慶表示,《指導意見》重點圍繞五個關鍵詞下功夫,即“基本、普惠、投資、收費、減負”。
基本,就是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吨笇б庖姟诽岢鐾卣股鐓^托育服務功能,完善嬰幼兒照護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實施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突出對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普惠,就是著力增加普惠性服務。發展公辦托育機構,鼓勵社會力量來投資,支持用人單位舉辦,建設社區服務網點,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條件的幼兒園也可以向下延伸,招收2-3歲的嬰幼兒。通過以上多種渠道,鼓勵多方參與,有效擴大普惠性的托育服務供給。
投資,就是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拓寬托育建設項目的申報范圍,中央預算內投資給予建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普惠性項目給予適當支持。通過中央投資的支持引導,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加大投資力度,共同加強托育服務行業的能力建設。
收費,就是規范各類服務收費。明確公辦托育機構收費標準由地方政府制訂,加強對普惠托育機構收費的監管,合理確定托育服務的價格。
減負,就是減輕機構經營負擔。除了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以外,托育機構的水電氣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各地也要出臺支持托育機構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同時在一些特殊時期,建立托育機構關停特殊情況應急處置機制,落實疫情期間的紓困政策。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監察專員杜希學坦言,我國現代托育服務體系畢竟是從無到有,起步較晚,這兩年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截至2021年底,每千人口托位數是2.03個,距離“十四五”期末要達到4.5個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與人民群眾的期盼也有一定距離!吨笇б庖姟窂慕档屯杏龣C構運營成本、提升托育服務質量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具體措施。各地和相關部門圍繞既定目標,將同向發力,共同加快推進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步伐,為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做出應有的努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