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阿力米熱 葉曼至 李靜
中國氣象局消息,今年入伏以來,全國有141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
極端高溫天氣帶動電力負荷激增。為了確保電網系統平穩運行,保證居民用電,浙江、安徽、江蘇、四川等地相繼啟動有序用電模式,提倡節約用電,要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讓電于民”。
△圖源:圖蟲創意
8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限電也對各地區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響,不過總體在可控范圍內。
“我們是8月12日接到的通知,讓執行避錯峰用電,倡議我們在接下來的兩天將企業用電負荷降至運行容量的20%。”8月16日,江蘇江陰市某機械制造企業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工作節奏會避開用電高峰,生產經營并沒有影響。
8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限電停產并沒有對公司造成太大的影響,目前正按照政府的要求調減各個基地的負荷,如若后續評估發現存在較大的新影響,公司會按要求發出公告。
多地發布節電倡議
由于浙江多地持續高溫以及疫情后產業的復蘇,用電負荷相比去年再創新高。據浙江省能源局統計,僅7月11日,浙江省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1019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較去年最高負荷增加168萬千瓦。
持續的高負荷用電,使得浙江啟動有序用電模式。
8月8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同意啟動C級有序用電的函》,文件指出:浙江省將根據用電缺口實際情況啟動C級1250萬千瓦有序用電措施。8月9日,再視情況調整有序用電等級。
△圖源:pixabay
浙江之后,安徽受異常偏高的氣溫影響,發布了節約用電倡議書,通過錯峰負荷等方式,確保社會用電秩序。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8月12日,安徽省內所有獨立電爐設備已經停產。長流程鋼廠也存在產線部分或全部停產的情況。除此之外個別鋼材市場也已經發布分時段停電通知。
安徽之外,江蘇南京市也發布節電倡議書,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帶頭節電、工業企業嚴格科學用電、加強公共場所合理用電、提倡家庭生活節約用電。
而在之前,受高溫天氣影響,8月8日下午,江蘇省政府曾召開過迎峰度夏能源保供電視電話會議。會議上要求,嚴格執行調度指令,穩妥有序實施錯峰避峰措施,引導全社會節約用電,空調制冷溫度不低于26度。
同樣處于高溫天氣中的四川省,率先擴大了工業企業“讓電于民”的實施范圍。8月14日,四川省經信廳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發布緊急通知《關于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的緊急通知》。
通知提出,從8月15日起,在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放高溫假,讓電于民,時間從8月15日零時開始,至8月20日24時結束。
對企業影響有限
“限電”消息引發各界關注,究竟影響幾何?不少上市公司紛紛作出回應。
四川省是我國光伏制造產業重鎮,此次限電停產的企業內就包括諸多光伏企業。此外,部分建材、化工、鋰電等企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國泰君安發布研究報告稱,四川地區鋰鹽產能占比全國鋰鹽產能接近30%,占比全球鋰鹽產能20%。此次為期至少6天的限電減產,對于四川地區的碳酸鋰產量減少約1120噸(占行業比重3%),對行業的供給產生快速收縮影響。但考慮到時間短促且價格提升,對業績負面影響有限。
作為四川本土光伏企業,通威股份主要從事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高純晶硅、太陽能(000591)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硅年產能18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45GW。
通威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按照政府的要求調減各個基地的負荷。但目前限電停產并沒有對公司造成太大的影響。
同日,四川雙馬(000935)(000935.SZ)董秘辦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本次限電停產在短期內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通過調整檢修計劃的方式,積極做好復產準備。
財報顯示,四川雙馬建材生產制造企業業務的產品包括水泥、商品熟料、骨料等,公司建材生產制造業務中,水泥年產能200余萬噸,骨料生產線年產能500余萬噸。
△圖源:圖蟲創意
瀘天化(000912.SZ)、國光股份(002749)(002749.SZ)等化工企業也受到影響。
據瀘天化(000912)公告表示,公司瀘州納溪區生產裝置自15日起全部停車,預計導致尿素產量減少約3.5萬噸、甲醇產量減少約1萬噸,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減少約0.3億元。
主營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制造的國光股份也發布了停產公告,其位于成都簡陽市的全資子公司因供電緊張臨時停產。
除了四川,江蘇的部分企業也在執行錯峰用電,目前來看對企業影響有限。
據相關媒體報道,國電南自(600268)(600268.SH)工作人員表示,正值夏季用電高峰,公司在用電方面受到一定的額度限制,但只是暫時性的安排,并且目前可以保證正常生產所需,但社會用電負荷增加暫時對公司訂單刺激并不明顯。
在南京地區,南鋼股份(600282)(600282.SH)、南京化纖(600889)(600889.SH)、云海金屬(002182)(002182.SZ)等多家制造業上市企業均表示,暫時沒有受到限電影響。
錯峰用電減少尖峰負荷
今年多地啟動有序用電,與去年下半年發生限電的原因并不相同。
2021年8-9月,由于用電需求大增疊加電煤供應緊張,以及受到“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多地出現了供電缺口,出臺了限產限電措施。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多地啟動有序用電,與去年下半年發生限電的原因并不相同。
“今年全國電力需求量繼續增高,大面積區域持續高溫酷暑,使得尖峰負荷增長太快。部分地區采取有序用電等措施,通過電力需求側響應,利用市場化方式引導電力用戶主動錯峰、避峰,可以達到減少尖峰負荷的目的。”曾鳴說道。
△圖源:pixabay
除此原因之外,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今年多地有序用電,原因于長時間的極端性高溫及干旱天氣,局部地方雨水較少,影響水力發電量,同時將激增電力需求,造成了用電負荷大增。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今年6月中旬開始,長江流域降水由偏多轉為偏少,7月偏少三成多,尤其是長江下游干流及鄱陽湖水系偏少五成左右,為近十年同期最少。截至8月11日,長江中下游干流及兩湖出口控制站水位均較常年同期偏低5至6米。
高溫、干旱少雨、激增電力需求,主動錯峰、避峰,可以達到減少尖峰負荷的目的。然而,對于鋰電、化工、汽車等產業在內的多家企業,是否會因為限電措施而產生影響。
對此,曾鳴表示,限電措施對于水泥、粗鋼、涉及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的高載能、高耗能相應的企業影響較大,因為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用電需求量是龐大的。
林伯強認為,對于這些企業來說,高溫天氣的持續性不強,錯峰用電、限電也不會使得企業停產很久,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要想解決這個居民用電的緊張,要把限制用電量大的高載能、高耗能企業,調配一些電量用于居民用電,就可以達到供電平衡。
-END-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