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記者 濮振宇 實習生 張馨琳 8月17日,市場上出現了兩個不同版本欣旺達(300207)動力電池子公司相關的融資消息,一則消息顯示,欣旺達動力電池子公司已完成60億元新一輪融資,領投方為博華資本、深創投、源碼資本和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及上海市共同成立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另一則消息則顯示,欣旺達動力電池子公司已完成新一輪80億元融資,投后估值約300億元。
針對融資消息是否屬實以及具體融資金額,欣旺達副總裁梁銳回復經濟觀察網記者稱,我不清楚,請咨詢公司董秘辦。隨后,經濟觀察網記者致電欣旺達董秘辦,欣旺達董秘辦相關人士表示,欣旺達不會對新聞媒體的這類消息做出回應,后續請關注公司公告,以公告為準。
無論是60億元還是80億元,對于欣旺達而言都是一筆巨額融資。36氪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欣旺達汽車動力子公司融資項目計劃是融資30億元,債轉股16億元。從結果來看,欣旺達汽車動力板塊超額完成了募資。
從估值也能看出資本對欣旺達動力電池子公司的青睞。根據欣旺達財報,2021年動力電池子公司營收占比僅為欣旺達總營收的7.85%。雖然營收占比微小,但動力電池子公司此次300 億元投后估值已經達到欣旺達總市值的一半以上。截至8月17日收盤,欣旺達總市值552億元。
資本為何會這么青睞欣旺達動力電池子公司?招銀國際研究部經理白毅陽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的發展勢頭較好,之前的客戶,像雷諾等,潛力不太強。但是隨著老客戶吉利快速放量,同時又拿了廣汽、上汽、東風的訂單,欣旺達動力電池后續放量應該會比較快。同時,欣旺達在快充電池方面有爆發的潛力,有相應的技術儲備。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1-7月,欣旺達位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第五名,市場占比同比繼續提升,排名僅次于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中創新航、國軒高科(002074)。
在快充技術方面,今年6月,欣旺達方面表示,公司將于今年第三季度量產2C快充電池,于明年第一季度量產4C快充電池,4C快充電池已接近燃油車在加油站的補能體驗。有消息稱,小鵬汽車已確定將在其中大型SUV G9的某個版本中使用欣旺達的4C快充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欣旺達在動力電池市場的快速崛起,離不開車企的大力扶持。欣旺達以消費電子產品的鋰電池PACK起家。2013年起,欣旺達通過收購電芯企業東莞鋰威,才開始全面布局動力電池業務。
不過,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一直到2020年,發展都不算順利。財報顯示,2017-2020年,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類產品收入分別是7.59億元、9.88億元、8.49億元、4.28億元,收入占比分別是5.41%、4.86%、3.36%、1.44%,呈逐年下滑態勢。在市場排名方面,欣旺達2019年雖然擠到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第十,但到2020年又掉到了十名之外。
2021年,隨著越來越多車企開始尋找動力電池的第二、第三供應商,欣旺達終于迎來了轉機。根據財報,欣旺達2021年相繼獲得東風柳汽菱智CM5EV、東風E70、吉利PMA平臺、上汽ZS12平臺等多家車企車型項目的定點函,已與雷諾、日產、易捷特、吉利、東風、廣汽、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等車企建立合作關系。今年2月,欣旺達還獲得包括蔚來、小鵬、理想、上汽、東風等車企的戰略投資。
隨著客戶數量快速增長,欣旺達在產能上也加快擴張。2021年8月以來,欣旺達擬在江西南昌、山東棗莊、廣東珠海、四川什邡建設130GWh動力電池產能,投資金額超600億元。按照欣旺達規劃,2025年產能將達到200GWh。
除了業務層面的發展潛力,另外有分析認為,欣旺達動力電池子公司此次融資,可能是其在IPO之前最后一次在一級市場融資了,機會難得。因此,投資者才會爭相參與此次融資。
此前,36氪曾報道稱,欣旺達動力電池子公司已經從去年末啟動了分拆上市計劃,將作為獨立公司主體上市,預計2023-2024年提交IPO。對于此傳聞,欣旺達官方一直沒有做出公開回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