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經濟大盤,為市場主體紓困是當務之急。在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政策要求下,今年的信貸投放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和普惠金融領域。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金融機構克服多重壓力挑戰,全力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9192億元,普惠型小微貸款、基礎設施貸款、制造業貸款、居民消費貸款等重點領域的金融供給得到有效增加。
“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窗口,三季度至關重要。”近期召開的國常會再度重申了三季度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要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進一步生效。筆者注意到,在刺激消費領域,國常會明確,支持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消費貸款采取更加靈活安排。
如何抓實抓細上述金融支持政策措施落地?金融機構如何走出獨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道路?一些行業頭部企業的創新性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做實做細:
擴大金融有效供給,培育行業內生動能
消費金融公司是銀行消費信貸覆蓋面的重要補充,在滿足大眾金融服務需求、扶持市場主體等方面也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又因消費金融公司無網點,多數借助數字化能力進行線上運營,在眾多金融機構中,消金公司在此次疫情中的應對表現較為出色。
以營收業績連續2年位列行業前三的馬上消費為例,據介紹,馬上消費積極落實黨中央有關穩經濟大盤的決策部署,在惠企紓困道路上主動出擊、精準發力,全力打好穩企紓困惠民金融“組合拳”。
據了解,馬上消費積極落實降費減負政策,向借款用戶減費讓利,為復工復產提供信貸優惠支持。自2021年至今,馬上消費為受疫情影響等出現困難的用戶減免息費4.77億,幫助渡過難關;還促進商品及服務交易4億余次,涵蓋家居、裝修、數碼等重點消費領域,帶動相關產業提升業績。
疫情形勢下,加大信貸投放怎么放?如何在讓利紓困的過程中做好風險管控?馬上消費相關負責人告訴了筆者實踐路徑——憑借自身的科技實力,在客戶觸達、核身、計算評分、授信等環節,大數據風控為馬上消費在技術層面提供了解決之策,使得公司拓寬服務客群、提升服務質量有了更多可能。目前,馬上消費的金融服務基本實現城鄉覆蓋。數據顯示:馬上消費目前已為超過670萬征信白戶建立了信用記錄,并根據用戶“信用畫像”推出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截至2022年7月末,馬上消費已累計服務縣域用戶和農村用戶分別為3528萬人、2919萬人。
馬上消費不僅為身處困境的各類用戶“輸血”,解決實際困難,同時通過數字化手段深度挖掘數字紅利,助力消費行業培育內生動能。
例如,在服務新市民群體方面,今年3月至4月份,馬上消費在安逸花App分期商城上線了“助力新市民 樂享新生活”主題購物節活動,針對新市民在租房、辦公、居家等消費場景,開啟線上營銷,推廣消費分期。在鄉村振興方面,在“安逸花”APP平臺,馬上消費上線了鄉村振興專區,通過采取直播帶貨、節日促銷、活動激勵等多種營銷措施,為鄉村的特色農產品拓寬了銷路。
據統計,自2021年至今馬上消費安逸花平臺累計發放7億元額度免息券,促進的商品及服務交易涵蓋家居、裝修、數碼等重點消費領域,有效地激發市場消費活力,促進重慶地區商品和服務交易額達165億元。
“大眾消費和生活線上化趨勢越發普遍,消費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模式也須隨之變化。”一位消金從業人士如是說。今年上半年,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居民消費貸款增加1589億元。行業普遍認為,隨著未來行業數字化和線上化轉型,科技實力和風控能力強的消費金融公司會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做新做深:
創新提升服務質效,科技賦能厚積薄發
行業人士指出,今年以來對普惠貸款支持力度較之前是有所加大的,但二季度疫情多點反彈和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也客觀存在,有效的信貸需求與以前相比有所下降。在解決二者之間的供需矛盾這一難點問題上,不同金融機構的策略影響著其最終的服務質效。
梳理各金融機構的一系列金融紓困服務可知,現階段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大多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科技手段做支撐,重點從新市民、小微、三農的需求入手,開展普惠金融服務,拓展客群。
也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要想從根本上惠及受困群體,“輸血”的同時也要實現“造血”。此時穩崗拓崗、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是關鍵。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各地都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在該領域,走在先列的金融公司也可以憑借其科技力量由內向外賦能。
筆者注意到,通過科技賦能,馬上消費的數字化成果在幫助農民群眾增收方面也有所成效。馬上消費緊跟黨和國家的腳步,立足自身“全國+互聯網+科技”優勢,以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為切入點,通過自研的“慧養雞”智慧養殖大數據管理平臺,對養雞場進行數字化改造,有效解決散養土雞行業痛點和傳統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提升附加值,預計助農增收20%以上。
馬上消費對外數字化賦能的順利落地,來自企業內部數年科技實力的積累。人才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馬上消費持續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同時對于晉升員工、高潛員工、精英人才等制定和實施全方位的培養計劃,既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也為當下“穩就業 促發展”等工作提供了有效助力。
據介紹,在高校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方面,今年3月以來,馬上消費繼續面向全球開啟2022管培生校招,釋放出運營、數據、算法、產品、風控、SER,以及博士后工作站進站人員等多領域崗位,讓各類專業的大學生實現就業。目前,已吸納入職管培生近百人。在社會人才引進方面,近兩年馬上消費積極引進中高端人才高達400余名,已經打造了1700余科技人員的團隊,整體員工人數在疫情下同比增長了15%。
正如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所提出的,“堅持就業優先,通過保市場主體穩就業、更多用市場化社會化辦法增加就業崗位。”馬上消費緊緊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多措并舉加大助企紓困力度,促進重點領域消費,帶動更多群體就業創收,這一系列措施一脈相承,打出了穩經濟、促增長的“組合拳”,在金融機構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中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