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 50將要來了,正當大家對華為終端充滿信心的時候,任正非卻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對于華為這個體量的公司來說,這讓業界不禁一顫。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判斷,對于全球經濟而言,未來十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這將給華為帶來市場壓力。
華為內部論壇22日下午上線了一篇關于《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任正非在文內提到,全球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
任正非提到,消費能力會有很大幅度下降,不僅給華為帶來供應壓力,還會帶來市場壓力。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
“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任正非在文章中還對各業務線進行了部署,提出華為云計算要走支持產業互聯網的道路,數字能源要加大投入,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要減少科研預算,加強商業閉環。
“全世界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任正非表示,“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有質量地活下來,這個口號很好,每個業務都要去認真執行。”
任正非說,2023年華為的預算要保持合理節奏,盲目擴張,盲目投資的業務要收縮或關閉。他指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不能鋪開一個完整戰線,要減少科研預算,加強商業閉環,研發要走模塊化的道路,聚焦在幾個關鍵部件作出競爭力,剩余部分可以與別人連接。
華為云計算要踏踏實實以支撐華為業務發展為主,走支持產業互聯網的道路。數字能源在戰略機會窗上加大投入,創造更大價值,收縮機關,加強作戰隊伍。
“未來幾年內不能產生價值和利潤的業務應該縮減或關閉,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來,我們要面對現實,不要有太遙遠太偉大的理想,快刀斬亂麻,富余人員調整到戰略預備隊,再把它們組合到合理崗位上去搶糧食。”任正非表示。
2022年以來,華為已經累計發行4期中期票據和3期超短期融資券,合計在境內債券市場融資240億元。而2019年至2021年,華為境內發債總額分別為60億元、90億元和80億元。無論是發債頻率還是發債總額,均增加明顯。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朝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