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戰略布局,數字化變革提質增效,加之壽險改革持續深化,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601318)提交超預期的成績單。中國平安2022年中報顯示,整體業績仍然保持穩健增長,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雙雙增長,分別為4.3%、3.9%。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營運利潤的同比增長,中國平安持續豐厚股東回報。中報顯示,中國平安將向股東派發中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0.92元,同比增長4.5%。
業績超預期:營運利潤、歸母凈利潤雙雙呈現正增長、券商稱“好于預期”
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帶來的沖擊,中國平安在 “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戰略下,借助數字化變革提質增效,使得整體業績仍然保持穩健增長。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853.40億元,同比增長4.3%;年化營運ROE達20.4%;凈利潤716.7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2.73億元,同比增長3.9%。
從客戶上來看,個人業務方面,中國平安結合集團生態圈優勢,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品牌,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解決方案。2022年上半年,集團個人業務營運利潤同比增長9.0%至754.37億元,占集團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的88.4%。截至2022年6月末,集團個人客戶數超2.25億,較年初增長1.5%;個人客戶的客均合同數穩步增長至2.95個,較年初增長1.4%。個人客戶交叉滲透程度不斷提升,有近40%的個人客戶同時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與此同時,團體業務聚焦客戶的分層經營,經營成效良好,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客戶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對公渠道綜合金融保費規模同比增長7.0%。
從具體業務來看,平安壽險在高質量轉型指引下,2022年上半年,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6.9%,13個月保單繼續率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589.93億元,同比增長17.4%。同時,2022年上半年,平安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467.92億元,同比增長10.1%;綜合成本率97.3%。另外,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000001)實現營業收入920.22億元,同比增長8.7%;凈利潤220.88億元,同比增長25.6%。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1.02%,較年初持平;撥備覆蓋率290.06%,風險抵補能力保持較好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綜合金融+醫療健康雙輪驅動的大背景下,醫療健康協同金融主業穩健發展。在平安超2.25億的個人客戶中,超64%的客戶使用了醫療健康生態圈提供的服務。
對于上半年的業績,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姚波表示,“在目前相對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下,我們取得這樣一個穩健的增長還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方面對于經營業績還是要充分肯定。”
(圖注: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姚波)
姚波進一步表示,上半年在整個業績方面,我們主要貢獻有三個關鍵詞:一是穩健的增長,上半年內外部宏觀環境、國際形勢、疫情、地緣沖突、俄烏戰爭、國際通脹、美國加息、國內目前疫情管控、經濟有所減弱。面對上半年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多重挑戰,我們依然實現了營運利潤和財務凈利潤的兩個方面的正增長,這還是來之不易的。另外可以看到,在綜合經營模式中,主要業務條線壽險、銀行都取得了相對比較高的正增長。在客戶經營方面,包括綜合金融的客戶數都取得了一定增長。二是持續回報。目前對股東分紅的回報還是持續增長,過去十幾年平安的分紅都是在持續的增長。前面提到,每股派息同比增長4.5%,高于營運利潤4.3%的增長,展示了管理層對分紅、股東回報的重視和未來發展的信心。三是改革創新、改革深化。壽險改革在渠道端和產品端都在穩步推進,成效也在初步顯示,另外我們也在打造金融生態圈。這些都在穩步推進當中。
基于平安的中報業績,開源證券、東吳證券(601555)等券商紛紛發布研報表示維持買入評級。另外,中金公司發布研報顯示,集團營運利潤同比+4.3%,歸母凈利潤+3.9%,好于我們預期。
壽險改革符合預期:壽險及健康險歸母營運利潤同比增長18.0%、多項改革取得顯著進展
基于平安壽險的高質量改革持續推進,報告期內,中國平安壽險方面的成績可圈可點。上述中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穩健增長,營運利潤589.93億元,同比增長17.4%。平安壽險持續推動隊伍高質量轉型,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6.9%,人均月收入7,957元,同比增長35.1%。
如上,平安壽險改革后呈現了亮眼成績。而這背后,是渠道改革+產品改革的雙重改革在起作用。在渠道方面,代理人渠道改革成效顯現,平安堅定推動代理人“三高”隊伍轉型,實施分層精細化管理,推動隊伍結構優化。截至2022年6月末,大專及以上學歷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鉆石隊伍能力持續提升,人均首年保費是整體隊伍的4.7倍,頂尖績優人數同比增長7.7%。銀保渠道、社區網格化及下沉渠道等創新渠道并行發展。
在產品方面,平安打造“有溫度的保險”,依托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通過“保險+健康管理”、“保險+居家養老”、“保險+高端養老”三大核心服務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使用線上問診的客戶加保率為未使用客戶的3.5倍,享有服務權益的客戶貢獻了46%的新業務價值。受疫情持續影響,疊加多個地區的線下展業活動受限,2022年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為195.73億元,同比下降28.5%。
對于壽險改革成效,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表示,對于成效我們覺得符合預期且滿意。
(圖注: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
“第一,渠道方面。我們人均產能、人均收入都是同比提升27%和35%。這也是我們不是追求數量而是追求質量的“三高”隊伍。另外還有三個渠道是平安獨有的,現在貢獻比例從兩三年前只有9%到現在13%,銀行的優才和社區網格化,銀行優才是100%本科以上甚至還有名校出來的,社區網格化100%是大專以上學歷,質量很好,而且都是年輕人,所以這是第一點,我們四個渠道都是質量、素質在提升。”
“第二,產品方面。我們提出以過去15年單純的保險保障和財富保障、財富增值是不符合中高端4億人口的需求,我們提倡‘保險+醫療健康、保險+養老服務’,這個改革也是成功的,可以看到我們披露上半年46%的新保單客戶都是在‘保險+醫療、保險+養老’的。有保險醫療和保險養老的客戶,平均保費、加保率都是比沒有的高幾倍,以加保率為例,有用健康服務的養老的保險客戶加保率是沒有的3.5倍,這是更有價值的。”
“第三,業績方面。雖然新業務附加值還未轉正,但可以看到二季度在縮減,我們的改革12個月到18個月,營業部已經是在二季度轉正了。但可以看到我們的營運利潤非常強勁,即上半年營運利潤在壽險健康險同比增長18%,繼續率也有在改善,整個壽險業務是35.8%ROE的業務,本身還是非常好的業務,業績方面持續加強。”
陳心穎提到,對于壽險的未來,平安還是按照計劃,年底會完成剩下35%未改革的營業部,它的效果會像披露的一樣,是要循序漸進的,每個改革需要12個月到18個月去推動,我們會逐步穩健做好基礎,越做越好。
聚焦綜合金融+醫療健康:雙輪驅動、協同發展、夯實業績長期穩健增長壁壘
對于未來發展,平安堅定“綜合金融+醫療健康”雙輪驅動、協同發展的戰略,因為,于平安而言,這兩個領域,他們都是專業的。正如他們的品牌標語“專業創造價值”,“專業,讓生活更簡單”。
在綜合金融方面,平安通過“一個客戶、一個平安、一個賬戶、一站服務”,滿足客戶的多種需求、多種產品、多種組合、多重保障。目前通過一個“平安口袋銀行”APP,客戶就能解決“買車買房買保險,投資儲蓄信用卡”的綜合金融需求,大大節省了來回跑腿和對接不同客戶經理的時間。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口袋銀行”APP的注冊用戶數已突破1.4億,每月有近5,000萬用戶高頻使用口袋銀行的線上服務。
在醫療健康方面,我們創新推出中國版“管理式醫療模式”,代表支付方,整合供應方,提供最佳性價比、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服務。今年3月,平安壽險上市行業首創的居家養老服務,推出1個智能助手、1個專屬管家攜手N個專家顧問,7x24小時為客戶提供整合多場景服務的居家養老專業解決方案,目前相關服務已覆蓋32個城市,獲得社會廣泛好評。
并且,醫療健康生態圈戰略的持續落地,協同金融業務實現高質量發展。平安汲取多年深耕保險和醫療行業運營管理經驗,創新推出中國版“管理式醫療模式”,將差異化的醫療健康服務與作為支付方的金融業務無縫結合,為客戶提供“省心、省時、又省錢”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已實現國內百強醫院和三甲醫院100%合作覆蓋,合作藥店數達20.8萬家;平安智慧醫療累計服務187個城市、超5.5萬家醫療機構,賦能超142萬名醫生。在平安超2.25億的個人客戶中,超64%的客戶使用了醫療健康生態圈提供的服務。
興業證券(601377)年內發布研報表示,綜合金融+健康生態圈強化觸客和獲客能力,高儲備及數字化改革推動下未來客戶數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同時,長期看,老齡化和財富管理趨勢下“固收+”的儲蓄型業務和具有康養服務特色的保障型業務是未來重要增長點,公司將依托“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構筑長期經營壁壘,而“4渠道+3產品”布局有助于承接不同類型客戶差異化需求,助力公司實現二次騰飛。
展望未來,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中報致辭中表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平安將堅定貫徹“聚焦主業、優化結構、降本增效、合規經營”的十六字經營方針,堅持深化“綜合金融+醫療健康”雙輪并行、科技驅動戰略,牢牢抓住金融保險業務的升級周期,把握醫療生態發展的巨大機遇,積極構建“金融+養老”、“金融+健康”等產業生態。一方面全力以赴推動壽險改革,提升經營效率,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千方百計穩增長;另一方面未雨綢繆嚴控經營成本,為新時期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客戶、員工、股東及社會創造持續穩健增長的價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