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經濟的“毛細血管”,小微企業在擴大就業、穩定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上海諸多中小微企業面臨不同程度的經營壓力:訂單下滑、成本趨高、賬款難收……在“穩增長”政策背景下,如何助力中小微企業恢復生產已成為各方思考的首要問題。
8月23日,浦東新區工商業聯合會、工商銀行(601398)上海市分行聯合舉辦“金融服務進商會 普惠紓困惠民企”會議,以“政”、“會”、“銀”、“企”面對面的形式,宣講助企紓困政策,定制專屬金融服務,為中小微企業恢復生產保駕護航,注入發展新動力(310328)。
實際上,自疫情發生以來,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履行國有大行擔當,切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普惠金融貸款規模、客戶規模持續倍增,貸款余額突破700億元,小微客戶達2.5萬戶;與此同時,前六個月服務實體經濟累計發放貸款超500億元,惠民助企力度持續加大。
加大“政會銀企”四方賦能
在助力小微企業發展中,“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被予以諸多期待。此前上海市多個部門牽頭,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按照“扶持中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原則,建立了“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推動銀企建立更加穩定、便捷、有效的合作關系,打通金融政策惠企“最后一公里”。
如今,面對新形勢和市場環境,四方合作將發揮新作用。此次舉辦的會議就進一步強調了四方合作的重要性。據介紹,參會的人員主要包括浦東新區政府、上海市擔保中心和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相關領導以及中小微企業代表。
浦東新區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工商聯黨組書記姚瓊在會上表示,此次會議既是落實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有關工作要求的細化落實,也是希望通過繼續發揮“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作用,以“送政策、送服務”為浦東新區民營企業注入發展動力。
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陳炯稱,“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建立以來,緩解了疫情之下的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今年上半年,面對新一輪的疫情影響,上海市經濟尤其是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相較以往更大,值此之際,此次會議的召開對進一步激發“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黨組成員、副行長王睿強調稱,本次會議是進一步推動實現“政會銀企”四方增信賦能,疊加釋放金融服務質效的具體體現,更是勇開新局主動作為,激發民營企業韌性與活力的全新契機。
作為連接金融政策和市場主體的關鍵環節,在四方合作中,金融機構起著重要作用。據悉,過去幾個月來,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通過線上渠道與市工商聯、市經信委、民建上海市委、安徽商會等組織近10場主要針對各領域民營企業的紓困解難活動,參與企業數超3000家,對接融資需求600戶,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與企業認同,用實際行動與廣大中小微企業攜手同行。
王睿表示,未來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將發揮自身優勢,在浦東新區工商聯、市中小微企業擔保中心等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切實把服務行動抓好抓實、抓出成效,不斷擴大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朋友圈”,通過集聚優勢服務、突出資源整合,努力滿足浦東新區小微企業差異化金融需求,共創“攜手助小微、共創贏未來”的良好氛圍。
多措并舉助力小微
對于銀行來說,加強四方合作僅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為企業提供合適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疫情期間,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以秉持大行擔當、穩定金融服務、強化金融供給作為首要目標,主動了解企業困難和需求,通過開辟業務辦理綠色通道、上線普惠金融“云服務”、提供無縫續貸、優惠利率等一攬子措施,不斷助力穩信心、穩企業、穩經濟。
據工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鄉村振興辦公室)總經理楊勇介紹,該行主要從六個方面開展助企紓困工作。首先是,擴大貸款投放規模。即使上半年由于防疫封控的因素,很多貸款手續的操作辦理遇到了障礙,但該行仍然緊盯6月末普惠貸款增量超100億元的目標不松懈,超額完成任務目標,以實際行動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加大貸款投放支持復工復產。
其次,持續降低融資成本,切實為企業減負。在平均融資利率3.76%的基礎上,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對小微企業減免開戶手續費、賬戶服務費、轉賬匯款手續費、電子銀行服務費等費用。同時,對貸款辦理過程中產生的抵押物保險費、評估費、抵押登記費等費用,也全部由該行承擔,最大程度減輕小微企業的成本負擔。
再者,提升助企紓困實效。對于受疫情沖擊小微企業,該行積極響應監管政策,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綜合運用無還本續貸、貸款延期展期、利息延付等優惠政策,確保廣大小微企業的到期貸款平穩過渡。數據會說話,今年前七個月,該行累計為小微客戶辦理無縫續貸9807戶、247.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335戶、181.79億元。
與此同時,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還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對于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商貿、旅游等行業,通過與政府機構、行業協會、數據平臺合作,創新場景化融資方案;借助多維數據交叉驗證,實現對方案下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精準匹配融資需求,直接扶持困難行業。據悉,目前很多個融資方案已完成審批,正在逐步投放。
比如,疫情期間該行積極和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性擔保基金管理中心合作,創設批次貸產品,備受廣大小微企業,特別是一些輕資產小微企業的歡迎。據介紹,這款產品項下,最高貸款額度達1000萬元,年化利率低至3.35%。
另外,近期該行還特別針對小微企業推出“小微企業紓困貸”產品,為受疫情沖擊嚴重行業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提升融資便利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幫助小微企業樹牢發展信心。
為了讓服務更及時,該行還通過產品線上化改造、推動線上抵押等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戶滿意度;推出“工行普惠”貸款線上申請主渠道,全天候在線接受融資申請,24小時內安排專人快速對接,建立綠色服務通道,及時響應企業需求。
除了傾斜信貸資源外,征信保護也是近來各方關注的重心。針對疫情影響下部分遇到困難、出現臨時性逾期、欠息的小微企業,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主動提供征信保護,通過調整季末貸款分類,確保小微企業的貸款不劣變、征信不受影響,全力維護小微企業信用狀況,讓企業發展無后顧之憂。
一系列舉措之下,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斷地流向小微企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普惠貸款余額突破700億元,小微貸款客戶總量約2.5萬戶。目前,支持企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還在陸續推出。
央行日前召開的部分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強調,主要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大型銀行要強化宏觀思維,充分發揮帶頭和支柱作用,保持貸款總量增長的穩定性。要增加對實體經濟貸款投放,進一步做好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工作。
在此背景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將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努力引金融活水直達企業、暢流產業鏈供應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