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全國整體房產行業仍處于低位時,萬科提交了營收、凈利潤均呈現兩位數的增長成績單,如期兌現了年初企穩回升的承諾。其中,營業收入2069.2億元,同比增長2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2億元,同比增長10.6%。
“業績增速走出低谷,上半年業績增長 10.6%。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 2,069.2 億元,同比增長 23.8%;實現歸母凈利潤 122.2 億元,同比增長 10.6%。公司開發業務結算收入增長 23.9%, 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已銷未結合同金額為 6,672.7 億元。公司走出了 2021 年的業績低谷,并實現了業內較高的半年度業績增長”,中信證券發布研報表示。
穩健.安全放首位:上半年平穩交付11.5萬套、交付滿意度達98.5%
對于萬科而言,不管整體經營上還是房子交付上,穩健、安全是第一位。
郁亮在8月31日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萬科在規模和債務方面一直比較克制,所以經營層面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去年以來,萬科應對工作也做得比較早、比較扎實,銷售回款效率一直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債務結構、成本等方面都有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因此,盡管上半年市場波動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萬科的經營性現金流仍然實現了凈流入,比去年同期表現更好。
今年上半年,萬科保持“綠檔”,經營性現金凈流入82.9億元,同比增長22.2%;持有貨幣資金1410.7億元,遠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總和626.4億元,覆蓋倍數為2.3倍;凈負債率35.5%,連續21年低于40%;截止6月底,萬科的存量借款綜合融資成本為4.08%,其中上半年新增融資成本3.59%。1-8月,萬科境內累計完成總額為194億元的信用債發行,其中3年期平均票面利率3.02%,最低票面利率僅2.90%;萬科有息負債總額中無抵質押融資占比為96.2%。與此同時,萬科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信用評級,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分別維持萬科“BBB+”、“Baa1”、“BBB+”的信用評級,評級展望均為“穩定”。
除了經營上嵌入著“穩健”、“安全”的基因,在房子的交付上,萬科更是如此。郁亮表示,客戶請放心,萬科不僅是保證交付,還要保證質量,上半年已經平穩交付了11.5萬套住宅。我們邀請客戶共建家園,讓客戶能看見萬科在建項目進展情況。目前為止,70%的準業主在正式交付前都至少去過一次現場查看自己的房屋。今年萬科開始推進交房即交證工作,目前已實現35%的項目在交付的同時,將房產證交到業主手里。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萬科克服疫情對施工的不利影響,上半年實現超11.5萬套住宅的平穩交付,35%交付批次實現交房即交證,較2021年全年的比例提升10個百分點。今年以來,萬科竣工規模保持增長,實現竣工面積144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8%,預計全年竣工面積將與年初計劃基本持平。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萬科繼續扎實鍛煉產品和服務內功,整體交付質量滿意度98.5%。上半年,萬科加強產品線建設,拉通產品標準,對全國56個重點項目進行產品力專項提升工作。此外,為方便客戶及時了解項目的質量管控和工程進度,萬科通過邀請客戶參與建造質量查驗、面對面交流會等方式,與業主共建家園,參與客戶超過3.5萬人次, 整體交付質量滿意度98.5%。
此外,萬科堅持量入為出,提升投資質量。上半年獲取新項目19個,總規劃計容建筑面積307.8萬平方米,從投資金額來看,一二線城市的占比達到95.6%,在手資源可滿足后續發展需要。截至6月底,在建項目和規劃中項目的總計容建筑面積約13722.8萬平方米。同時,萬科參與了一批舊城改造項目,按當前規劃對應總計容建筑面積523.4萬平方米。
新業務.新增長點:多元業務發展筑牢增長壁壘、為穿越周期創造可能
對萬科而言,郁亮認為安全只是底線要求。年初向股東報告的今年主要工作目標——“止跌企穩,穩中有升”,上半年已取得了一定成績,能不能繼續走下去,取決于背后的能力有沒有提升,肌肉有沒有長起來。對于萬科來說,“肌肉”除了上述提及的“開發端的交付能力、銷售能力”、“管理端的量入為出、謹慎安全”,還有經營端的客戶服務能力、商業運營能力。
縱觀整個房地產行業,當下,單純的房產開發其實已經無法讓房企獲得穩健長足發展,更何況,要在房產寒冬中穿越后周期,必須拿出市場認可的真本事。作為行業龍頭企業,萬科早就布局轉型,發展新業務,助力集團整體煥發新的活力與動力。今年上半年,萬科在鞏固開發業務的同時,其經營服務業務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上半年經營服務業務收入241.1億,同比增長30.6%。
其中,萬物云實現營業收入143.5億元,同比增長38.2%。其中,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34.8%,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收入51.1億元,同比增長39.7%。萬物云境外上市的方案也已于7月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
萬緯物流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同比增長39.1%,其中冷鏈倉儲業務同比增長94.7%。截止6月底,萬緯物流在全國47個城市運營管理157個自有項目,可租賃建筑面積1164萬平方米,服務客戶超過1200家。
長租公寓方面,上半年,克服疫情對招租的不利影響,整體出租率達到94.0%,實現營業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12.3%。作為全國最大的集中式公寓提供商,泊寓已布局全國33個城市,共運營管理長租公寓20.99萬間,累計開業16.95萬間。
商業業務方面,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1億元,同比增長10.4%,印力集團在滬杭新開業的商場首年NOI率達到6%。此外,印力繼續推動輕資產戰略落地,截至6月底,累計輸出管理項目達35個,管理面積231.3萬㎡。
郁亮表示,只要有好產品、好服務,哪怕短期市場環境有壓力,也一定能熬過去。發布會上,郁亮提及萬科杭州亞運村項目,比賽期間承擔餐廳、健身中心、商業等多項功能,同時還要提供安保、保潔、運營工程維保等服務,賽后再轉換為集辦公、商業、住宅及小學等全方位配套的綜合體項目,作為TOD項目,不亞于目前國際先進水平。即使受到疫情影響,萬科在浙江的兩個綜合商場杭州奧體印象城和溫州印象城mega,首年NOI率也達到了6%,泊寓在浙江今年以來也實現了整體出租率95%,萬緯物流寧波物流園區為全浙江35%的進口食品提供了倉儲服務。萬科的城市綜合配套能力在高強度競爭市場當中經受住了檢驗,也說明開發、經營、服務并重的戰略已成為萬科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優勢。
對于萬科新業務的發展以及盈利貢獻,中金公司發布研發表示,經營服務類業務可圈可點,城鄉生活服務體系初長成。2022上半年公司物業服務(含向萬科集團提供服務的收入)、物流倉儲、租賃住宅、商業開發與運營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含非并表收入)143.5、18.6、14.8、40.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8.2%、39.1%、12.3%、10.4%,各項業務均在業務規模或經營模式上有所突破:①萬物云的城市空間整合服務已進入25個城市,統籌管理59個項目;②萬緯物流通過委托運營模式管理3個物流園區,開始探索輕資產模式;③泊寓在深圳、廈門和武漢等城市已有48個項目、4.1萬間房納入各地保障性租賃住房;④印力延續輕重并舉的拓展方式,累計輸出管理項目達35個。
“我們認為公司已經初步構建起涵蓋物業、倉儲、租賃和商業為一體的城鄉生活空間服務體系,伴隨著上述業務規模的逐步增長以及協同效應的顯現,其對報表業績的貢獻將逐步由負轉正”,中金公司表示。
行業回暖.未來可期:管理層重申“市場筑底論”、券商紛紛看好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488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8%。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99429萬平方米,下降2.9%。房屋新開工面積66423萬平方米,下降34.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48800萬平方米,下降35.4%。房屋竣工面積28636萬平方米,下降21.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0858萬平方米,下降20.6%。另外,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689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6%。商品房銷售額66072億元,下降28.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1.8%。
盡管大環境艱難,但萬科依然重申了市場筑底的言論。郁亮在業績發布會上重申判斷:從短期來看,市場已經筑底,但恢復是一個緩慢和溫和的過程。
郁亮認為,當前,住房的剛性需求仍然很強,依然是個十萬億量級的巨大市場,常做常有,常做常新。舉例而言,目前市場中的存量住房,按照自然更新速度,每年要淘汰10-11億平方米,其中一、二線城市要淘汰3億平方米。而按照當前新開工的降幅,新建住宅還達不到自然更新所需要的水平,這還沒有考慮到居住水平的改善、人口聚集等因素,因此當前市場肯定是偏低了,不會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市場收縮過了頭,反而會積蓄自發修復的動能,要相信居民追求美好生活、改善居住條件的力量。
同時,郁亮坦言,在當前的外部環境下,萬科也有壓力,也有部分經營指標表現不盡如人意。但萬科一直很努力地保持身體機能的基本平衡和健康,保持不斷跑下去的狀態,對未來止跌企穩、穩中有升有信心。
除了萬科自身的研判和自信,外界也紛紛給出了對萬科的信心。
平安證券發布研報表示,短期來看,樓市壓力猶存,后續政策有望持續改善,提振地產板塊估值;中長期看,隨著部分激進型房企被迫出清、行業格局逐步改善,利潤率有望企穩修復,而公司融資管控、品牌優勢突出,穩健經營、居安思危的基因更契合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同時多元化布局打開新的增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行業領先優勢。
申萬宏源發布研報表示,業績企穩回升,多元穩步成長,維持“買入”評級。近年來,持續的供給側調控已改變了房地產游戲規則,行業進入到管理紅利時代,考慮到公司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運營管理方面能力,預計公司將在行業供給出清格局優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發展優勢。
中信證券發布研報表示,雖然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弱復蘇難言穩固,但公司憑借良好的信用和以銷定產的策略,既保障了安全的資金鏈,又為今后的發展優化了貨值結構。
招商證券發布研報表示,中報業績實現兩位數正增長,往后看,公司竣工計劃與年初保持一致,全年收入增長確定性強;開發業務方面,銷售規模穩定行業第二,投資目標聚焦于保障銷售去化;多元業務方面,四大業務均已具備輕資產管理輸出能力,長租近四分之一資產已納入保障房體系。綜合來看,考慮到行業政策優化、未來競爭格局改善以及多元化業務逐步邁入收獲期,我們持續看好公司中長期價值,維持“強烈推薦”評級,目標價25.57元/股(對應22年PE12x)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