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對全球服務貿易繁榮發展的高度重視,也展示了我國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堅持務實服務合作、踐行綠色創新,堅持同各方共同努力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決心和信心。此舉為推動服務貿易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及世界經濟復蘇提供了強大動能。
守正綠色創新發展是建設高標準高水平服務貿易的根本宗旨。據2021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綠色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12位,較2020年上升2位,表明在全球綠色專利申請和綠色技術創新乏力之時,我國顯現較強創新韌性,綠色創新水平不斷提高。不過,當前我國仍面臨著綠色技術轉化、關鍵技術有待突破的全球共性問題。為進一步優化綠色創新結構、提升綠色創新質量,必須走一條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道路,為賦能服務貿易綠色發展提供重要基礎和技術支撐。
提升綠色技術自主創新水平和能力是賦能服務貿易的關鍵。增強我國服務貿易國際影響力控制力的關鍵和前提,就是不斷提升我國自主創新水平和能力,尤其是綠色技術自主創新水平和能力。只有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層次的綠色技術自主創新,才能獲得全球的認可,才能掌握世界綠色創新資源話語權,并將更多目光聚焦到我國服務貿易綠色發展之上。為此,須從綠色技術創新投入、平臺建設、成果轉移轉化、國際協作等方面努力,堅持不懈提升我國綠色技術創新水平和能力,為鞏固和拓寬服務貿易領域的綠色生產、綠色貿易、綠色消費不斷賦能,為推動服務貿易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添彩。
首先,健全綠色技術創新投入機制。要面向綠色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計劃,聚焦以太陽能(000591)、風能、水能、地熱能、余熱回收等為核心的替代能源類綠色核心關鍵技術,以電能儲存、電源電路、電耗計量、熱能儲存、低能照明及回收機械能等為核心的節能類綠色核心關鍵技術,以廢物處置、廢物處理、廢物再利用、污染控制等為核心的節能類綠色技術廢棄物管理類核心關鍵技術,以核工程和利用核熱源的燃氣輪機發電廠為核心的核能類綠色核心關鍵技術,持續從財政、稅收、金融、基金等多渠道增加前沿性、基礎性、原始性綠色技術創新投入,充分發揮資金在綠色創新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投入中的主體作用。
其次,布局綠色技術創新基礎研究平臺。要圍繞綠色發展理論與綠色技術科學理論體系等重大基礎領域,布局一批國家綠色重點實驗室、綠色前沿技術研究中心、綠色發展基礎研究平臺,打造一批綠色創新首席科學家、綠色創新項目負責人和綠色創新隊伍,形成一批有應用價值、示范作用、服務貿易效益的綠色創新科研成果、新技術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再次,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轉移轉化效率。要面向綠色創新實驗室、綠色技術研發機構和中心、綠色技術擴散機構和中心、綠色技術創新基礎性與綜合性中小企業,搭建企業、行業和用戶之間的平臺和中介服務體系,建立綠色創新體系供需雙方對接機制和深度合作機制,為綠色技術在各行業滲透提供應用場景,實現綠色技術與產業的“無縫連接”,加快綠色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同時,積極創新綠色專利許可模式,探索知識產權有償共享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的施法和執法體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最后,加強綠色技術創新國際協作。要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綠色貿易規則標準軟聯通建設,形成數字綠色治理聯盟;推進RCEP綠色貿易規則實施,倡導更多國家和地區積極加入我國綠色治理體系,也推動我國更好加入其他國際綠色貿易協定。還要推動綠色貿易自貿協定更新升級,強化雙邊、區域綠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積極開展綠色技術研發和標準合作,助推合作伙伴綠色生產,增強雙邊綠色消費帶動能力,為推動綠色服務貿易提供基礎和力量。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任曉剛 張再杰)
(責任編輯:王炬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