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當前防疫的關鍵,是要防止因為防疫意識的松動、防疫責任的踏空而放大防疫漏洞和風險。
據報道,9月1日,全國有26個省市自治區的103座城市報告疫情,創2020年初疫情出現以來的最高紀錄。目前,疫情波及范圍持續擴大,全國33城部分或全域管控。9月3日,北京疫情發布會提示,當前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國內疫情多點散發,中秋、國慶“兩節”臨近,進返京人員流動性持續增加,輸入性、流動性風險不斷加大。我們要繃緊防疫這根弦。
由于當前疫情波及范圍持續擴大,又恰逢中秋節臨近,這幾天包括天津、河南、湖南等在內的多地都發布通知,倡導假期“非必要不返鄉”或是就地過節。這雖然會令很多人的過節安排被打亂,但在現實的防疫形勢之下,這其實是無奈的選擇,相信不少人也已有心理準備。同時,新一輪疫情席卷全國多地,也提醒各地要客觀認識此輪疫情的發展趨勢,嚴格按照要求壓實防疫責任。
過去兩年多的防疫經歷表明,公共假期等人口流動高峰,一般也是疫情防控壓力最大、防疫形勢最復雜的時刻。而今年在中秋、國慶“兩節”假期前,疫情波及的范圍、受影響的人口,都創下新高,更加凸顯假期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從個人到單位、部門及各地都不能掉以輕心。
當然,不同地方所面臨的防疫重點又有所不同。如對已經出現疫情,甚至部分或全域管控的地方,關鍵是要提升防疫的檢測、溯源能力,確保盡快摸清底,堵住漏洞,盡力控制疫情的繼續擴大和外溢;對大部分低風險地區而言,則要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繼續壓實“四方責任”,做好風險點位的排查,避免因疏忽大意而讓病毒趁虛而入。
應該說,經歷兩年多的常態化防控,各地應對不同狀況的防疫形勢,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相關機制也相對完善。當前防疫的關鍵,是要防止因為防疫意識的松動、防疫責任的踏空而放大防疫漏洞和風險。
同時,也要指出的是,充分預估防疫形勢,壓實防疫責任,并不等于可以加碼、過度防控。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做到不盲目放松,也不擅自加碼,是各地抓好疫情防控必須堅持的大原則。且越是在當前疫情波及面較大的情況下,越是要防止一些地方恐慌性加碼防疫。因為,這不僅將人為增加防疫的社會成本,也影響到社會對防疫的認同度和配合度,必須高度警惕。
此外,切實按照要求落實防疫責任的同時,各地也應該提升配套服務保障水平,在汲取相關教訓的基礎上,盡力降低防疫對民生、市場的沖擊。比如,管控地區尤其要確保核酸檢測能力跟得上,避免居民長時間等待,要保障好基本的生活服務與醫療服務,妥善處理新學期開學事宜,人性化、周全保障管控期間社會基本秩序的運轉;低風險地區,則重點要提前做好防疫政策的信息發布工作,給人口流動、社會經濟活動安排等樹立明確的預期,防止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增加社會配合防疫的成本。
對個人來說,在當前的防疫形勢之下,不管是返鄉過節,還是出游,都應提前做好出入地的防疫政策“攻略”,配合好防疫要求,并把各項不確定性因素考慮進去,合理安排過節計劃。
常態化防控兩年多,面對此輪創紀錄的疫情蔓延形勢,社會各方既要克服倦怠情緒,繼續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壓實防疫責任,同時,也要樹立信心,堅信只要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早日走出疫情陰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