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30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文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
伍超明 胡文艷
事件: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公告,決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8%下調至6%,為年內第二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一、政策出臺背景: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資金外流壓力增加
央行年內再度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主要基于兩個重要背景。
一是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加大。受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中美利差倒掛幅度加大、國內疫情反復和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等內外部因素的疊加共振影響,8月中旬以來國內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明顯加大。如8月15日至今,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累計貶值幅度一度達到3.2%,由8月15日的開盤價6.738貶至9月5日的高點6.955。同期,美元指數一度突破110,累計最大漲幅達到4.4%,是人民幣匯率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走強,主要源于歐、日、英經濟表現明顯弱于美國,以及美日利差的拉大。在美元指數籃子中,歐元、日元和英鎊權重分別為57.6%、13.6%、11.9%,因此歐、日、英與美國經濟基本面的相對強弱變化是影響美元指數走勢的關鍵。而受俄烏沖突持續演進的影響,全球能源供給短缺問題日益嚴峻,其中歐、英、日能源對外依存度均較高,特別是前兩者對俄羅斯的能源供給依賴度更高,導致沖突之下兩國經濟遭遇嚴重沖擊。相比之下,美國能源基本能自給,經濟受俄烏沖突的影響相對更小一些,導致美國經濟基本面整體上好于歐、日、英,對美元指數走強形成重要支撐。此外,受美聯儲持續強硬加息,但日本央行維持寬松貨幣環境不變的影響,美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由年初的1.4%左右,最高升至3.2%,也有利于美元指數走強。
二是近期國內資金外流壓力有所增加。受美國持續強硬加息,國內經濟恢復受阻導致8月意外降息的影響,近期中美十年期國債收益利差倒掛幅度加大,導致外資配置國內資產的步伐放緩,如5、6、7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分別為3.74、3.64、3.6萬億元。
二、政策影響:增加外匯資金供給,穩定匯率預期
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有四方面的作用及影響。
一是增加外匯資金供給,促進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有利于增加金融機構可用外匯資金規模,特別美元的供給有望增加,以滿足市場在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背景下短期激增的購匯需求。根據央行金融數據,9月末國內外匯存款余額9537億美元,降準2個百分點能釋放外匯資金約200億美元,這將緩解外匯資金的流動性壓力,為促進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創造適宜的環境,避免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
二是有利于緩解企業償還外債壓力。受美國國債利率大幅上行、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和企業盈利水平趨于回落等多重壓力的影響,目前國內部分企業,特別是房地產企業償還美元外債的負擔明顯加大。央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滿足企業償還外債資金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會通過穩定匯率和適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適度減輕企業償還外債的負擔。
三是釋放政策維穩信號,穩定匯率市場預期。央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主要向市場傳遞了兩方面的積極信號。一是增強了監管層加大力度穩定匯率市場的預期,有利于打破順周期行為,一定程度上緩解外資恐慌性流出壓力,穩定人民幣匯率市場和降低資本市場波動風險。二是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也會向實體經濟釋放一定的資金量,加大國內政策寬松預期,疊加寬貨幣、寬財政加碼和其他監管政策的微調,將一定程度扭轉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
四是通過穩定匯率,為國內貨幣政策“以我為主”騰挪一定政策空間。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將對穩定人民幣匯率發揮重要積極作用,而隨著貨幣政策外部均衡目標的壓力適度緩解,將為貨幣政策“以我為主”、實現內部均衡目標騰挪一定空間。
三、匯率走勢:雙向波動加大,不宜固守某一個具體數字
預計未來短期內不能排除美元指數繼續提高的可能,因為主導此輪美元指數上漲的主要邏輯,是烏克蘭戰爭爆發后引起的地緣政治關系緊張對美國、歐元區、英國和日本影響的不平衡性,即戰爭導致的供給和成本沖擊,對歐英日經濟的影響遠大于美國,而歐元、英鎊和日元在美元指數中的權重達到83.1%,進而導致美元指數大幅上漲。展望未來一段時間,俄烏沖突大概率還會延續,甚至不排除進一步激化的可能,意味著上述供給、成本沖擊對美國和歐英日的不平衡性影響仍將持續,加上美聯儲近期對市場不斷釋放“鷹派”加息信號,可能刺激美元指數繼續提高。
美元指數的提高及其上漲預期,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存在被動貶值的壓力。但主導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的因素,除了美元升值外,更多地來自國內疫情及其影響下的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預期。因此,未來人民幣匯率面臨內外部不同因素的影響:外部因素方面,短期內主要受地緣政治沖突是否加劇、美聯儲是否激進加息、全球金融風險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債務風險是否加大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加劇,都會提高美元指數,加大人民幣被動貶值壓力,反之則相反。內部因素方面,主要看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政策的優化、穩經濟增長政策的進一步發力顯效、跨境資金面對匯率的支持等。由于內外部因素都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綜合作用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會加大,固守某個數字的意義不大,應該發揮人民幣匯率吸收內外部沖擊的“緩沖器”作用。
此外,預計人民幣沒有單邊持續貶值的基礎,雙邊波動是大概率事件。一是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整體處于持續優化中;二是前期穩增長政策進入發力顯效期,加上新的增量政策也在出臺,經濟增長及其預期有望邊際好轉;三是貨物貿易、直接投資對跨境資金面的支持可能比預期的要好一些,因為歐元區等經濟體受能源危機沖擊后,產業受到成本高企和原材料短缺等影響,我國出口仍具有較強的補缺口效應,全年出口好于預期的概率在增大。
免 責 聲 明|
本微信號引用、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時,并不表明這些內容代表本人觀點,其目的只是供訪問者交流與參考。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微信號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閱讀者的一切商業決策不應將本微信號內容為投資決策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微信號所涉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號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任何責任。
本微信號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識和經驗客觀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見,投資者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對任何基于偏見角度理解本微信號內容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并保留采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微信號內容(除引用、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發表、引用或傳播。
本人對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明察宏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