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7日電 2022年9月6日,由北京市平谷區政府、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和阿里巴巴聯合主辦的數字經濟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研討會在平谷舉行。
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區長狄濤,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榮才,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總裁聞佳等領導、專家、企業高管出席并交流。
北京市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在致詞中說,平谷在發展數字城鄉和數字經濟方面也在努力探索和實踐,全力打造“高大尚”平谷。自去年與阿里巴巴合作以來,已經在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多項成果。
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總裁聞佳表示,未來阿里將更加緊密地與地方政府合作,持續發揮科技和商業結合的優勢,打造更多性價比高、農民廣泛參與的數字化應用產品和服務,為鄉村振興貢獻數字化力量。
與會領導、專家參觀了平谷數字果園、盒馬村等數字鄉村示范點建設成果,在研討會上以平谷等區域為例,共話鄉村產業振興的數字化新路徑。
從“雹傷桃”、云上桃花節到數字果園 數字技術為平谷增收助力
“這是數字氣象儀,我們可以通過它采集氣象數據,結合天氣預報對農事生產進行科學的精細化指導。”阿里云農業數字化技術員李冉介紹到。
與會人員參觀平谷數字果園并聽取阿里巴巴農業數字化技術員講解
今年異常的天氣給各地農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平谷便是其中之一。就在6月,平谷大桃遭受十年一遇冰雹災害,80%的桃子被砸傷,很難符合商超收貨標準,僅平谷“盒馬村”的直接經濟損失預估便有600萬元。
得知這一消息以后,盒馬迅速開展“雹傷桃”助農專項行動,為受傷桃子“體檢”并制定一套全新收貨標準,讓這批桃子以4折價格進行銷售。賣相不佳但口感相似的打折桃迅速贏得消費者認可,上架以后很快售磬,幫助農戶挽回了部分損失。
“就在今年4月,我們為安徽碭山數字果園出了一份《倒春寒監測報告》,及時進行農事操作預警,避免寒潮給農戶帶來損失。”李冉說到,“未來我們也希望能為平谷大桃產業提供類似的服務,通過預警減少天災給農業造成的損失。”
雹傷桃陸續在北京盒馬門店上市
除了數字氣象儀,還有土壤墑情儀、數字大屏……隨著阿里云的AIOT設備在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的50畝桃園安裝調試,平谷數字果園建設正式啟動。未來,雙方還將圍繞鄉村產業,讓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進一步發揮作用,助農增收。
平谷攜手阿里巴巴在產業融合發展數字化方面的嘗試不止于一產。早在今年4月,一場別開生面的“云上桃花節”吸引了網友的關注。
針對當時防疫形勢,平谷景區通過云上慢直播、短視頻大賽、一鍵智慧游等數字技術,鏈接淘寶、高德、飛豬、優酷等平臺,吸引了上千萬人次網友云上觀看,全網曝光量超1.7億次,既保障了疫情期間安全出游,又探索了平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數字化新路徑。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與北京市簽署打造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000931)的協議。近一年來,平谷區加速農業科技創新,在發展智慧農業、推動數字鄉村治理、農文旅融合等方面與阿里巴巴簽訂框架合作,共同打造數字鄉村示范點。
專家熱議阿里以數字技術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的四條路徑
研討會分主題發言以及圓桌對話兩個環節,分別由阿里研究院副院長譚崇鈞和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易紅梅主持。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等領導專家分別做主題發言。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項煌妹介紹了阿里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四條路徑,分別為:品牌化提升鄉村價值、互聯網化助力農文旅融合、數智化暢通產供銷全鏈路、實訓化促進鄉村就業創業。目前這四條路徑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多處進行實踐。
在浙江象山,“紅美人”柑橘由于優質優價,引來眾多“模仿者”。針對這一情況,“象山紅美人”權利人聯合阿里巴巴在平臺上進行IP授權保護,對假冒產品、上架進行了嚴肅處理,保護了品牌。如今,“象山紅美人”銷售價格每公斤50元,最高可達120元,讓農民直接因數字化帶來增收超30%。
“品牌化提升鄉村價值”取得成效的同時,“互聯網化助力農文旅融合”也在平谷結出了成果,“云上桃花節”讓上千萬人次的觀眾領略到鄉村之美。
在廣西靈山,當地政府、縣域龍頭企業、阿里巴巴數字鄉村三方共建“數智化暢通產供銷全鏈路”項目。從去年開始,靈山數字果園、菜鳥智能產地倉、阿里平臺多渠道銷售等在靈山逐一落地。該項目可覆蓋4.5萬余戶農戶,對接的2100余戶重點農戶平均創收達5萬元,為客戶降低成本達20%。
廣西靈山智能產地倉工人正在數字化分選線旁等待荔枝進行打包
在“實訓化促進鄉村就業創業”方面,浙江德清有個樣板間。德清阿里合作建設了農村電商產業園,引入12家淘寶天貓商家。去年底,電商產業園與德清縣中職、湖州技師學院達成校企合作。在一次“小小新農人”培訓活動中,87名學員參加,開展淘寶直播400余場,銷售莫干黃芽、鴨稻米等本地農產品(000061)約13萬元。
項煌妹說到,阿里巴巴在鄉村振興領域有著非常全面的布局,在電商、供應鏈、物流、智慧農業、鄉村旅游、鄉村治理等領域都有業務能力支撐。希望能積極配合好各地縣域,打造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
與會領導專家交流數字經濟如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委書記王志乾在交流中提到,肅寧魚竿漁具、針紡服裝等特色產業迅猛發展,得益于與阿里巴巴等企業合作,線上銷售率超過了80%,是全國數字鄉村百強縣、淘寶村百強縣。未來肅寧將進一步加強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共同探索數字鄉村大腦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道亮在主題發言中指出,目前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癥結有五大方面,一是生產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二是勞動生產率低;三是資源利用率低;四是生產鏈條短、自給自足小農經濟;五是勞動力成本大幅提升、老齡化嚴重。
針對上述癥結,李道亮認為應該朝著資源節約、產出高效、環境友好、產品安全的農業道路上轉型。具體的做法是要生產裝備化、裝備數字化、監管網絡化、管理智能化、作業無人化。從小農生產的1.0、機械化生產的2.0向智慧生產3.0乃至無人化生產的4.0農業進軍。(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