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拉卡拉(300773)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擬為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投保責任保險》的議案,議案內容顯示,公司擬在未來三年為全體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購買責任保險。責任保險賠償限額不超過1億元人民幣,保險費總額參考市場水平(最終以簽訂的保險合同為準)。
據了解,董責險就是公司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因被指控工作疏忽或行為不當而被追究其個人賠償責任時,由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來承擔經濟賠償責任,避免企業因承擔高昂的賠償責任及法律費用而導致股東利益受損。
拉卡拉此次購買的保險期限為12個月,后續每年可續保或重新投保。董事會已提請股東大會授權今后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險保險合同期滿時或之前辦理與續保或者重新投保等相關事宜。授權有效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該議案之日起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拉卡拉部份高層管理人員在公開場合多次發布具有導向性與結論性的言語。
在2021年11月,央行發布了《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以下簡稱“央行支付新規”)的通知。相關通知發布后,拉卡拉董秘在投資平臺上便表示:“相關規則將極大地提升公司的市場規模和份額!”
在2022年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拉卡拉對于投資者質疑時表示:“在發年報(2021年)的時候,好像公司購買藍色光標(300058)股權有數億元的浮盈,那到底是誰向誰利益輸送呢?公司的經營,既要考慮短期又要考慮長期,既要考慮自己又要考慮協同,既要考慮人才又要考慮資金,理性的決策都應該是綜合評估利弊之后,按照雙贏的原則做出的。”
上述導向性與結論性的言論并未成真。在2022年3月1日,央行支付新規已經生效,而拉卡拉的商戶規模并未大幅增長。在2021年末與2022年6月末的財務報告中,拉卡拉均表述為“累計服務支付商戶超過2,700萬戶”。由此可以看出,央行支付新規實施以來,拉卡拉的商戶規模并未有大幅增長,市場規模和份額提升也未有“征兆”。
同時,從2022年半年上看,拉卡拉支付業務表現并不佳。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拉卡拉的營業收入為25.54億,同比下降13.34%;毛利率為25.30%,比上年同期減少4.24%。
對于藍色光標發布年報的數億浮盈,如今來看更像是“紙”上財富。拉卡拉持有藍色光標的受讓價格為6.35元/股,在8月8日,拉卡拉發布減持計劃,擬在未來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藍色光標股份不超過4,975.07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比例的2%)。截至9月14日收盤,藍色光標的報價為5.29元/股,已低于拉卡拉受讓價格。
此外,今年以來4月解禁以來,股東就紛紛減持股份,其中就包括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聯想控股擬計劃減持拉卡拉股份不超過4679.13萬股,即不超過拉卡拉總股本比例6%。在今年5月期間,聯想控股累計減持拉卡拉股份近1600萬股,減持比例占總股本的2.03%,套現近3億元。
同時,達孜鶴鳴永創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于2022年5月23日至2022年6月16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拉卡拉股份1,0036.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9%,套現近2億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