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又一八卦新聞來了!
綜合多家媒體的報道,著名臺灣藝人安以軒的丈夫、德晉集團負責人陳榮煉被控犯罪集團等83項罪,涉案金額達349億港元(62.53億新元),案件將于12月5日開審。這一消息也沖上了百度熱搜榜前列。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
市場方面,今天不太平,A股超級賽道股集體下挫,A股指數亦受拖累。究其背后的直接推手,可能與歐洲有關。歐盟昨日發布相關立法倡議,效仿美國WRO法案,光伏組件出口歐洲可能遭貿易壁壘。而此前有研究指出,基金持倉新能源賽道已達40%。據業內人士透露,最近基金對這個賽道的確有減倉行為。那么,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一個八卦
據《澳門日報》報道,知名藝人安以軒老公、德晉集團負責人陳榮煉被控犯罪集團等83項罪,“賭底面”總轉碼數約349億港元,至少賺取約15億港元不正當利益,案件將于12月5日開審。
目前,他正遭羈押候審。根據澳門初級法院排期,陳案已定于12月5日早上9時45分開審。他被控犯罪集團、在許可地方內不法經營賭博、詐騙、清洗黑錢等83項罪。
控方案情指出,陳榮煉建立“德晉貴賓會”,至少自2014年起與眾被告在各娛樂場經營“賭底面”,內部以“外底”或“星數”為暗號,以約定比例私下接受賭客“臺底”投注,將“臺面”賭注在“臺底”以倍數加大,碼傭亦加大兩倍。為防避博監局監督和檢查,集團會提交虛假財務報表。
集團又在澳門地區經營電話投注“快速電投”、“可視電投”,透過賭博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將在菲律賓等地經營的賭博活動進行直播,讓賭客在澳門地區和內地等不同地點進行電投賭博。
2021年11月27日,警方拘捕太陽城集團負責人周焯華,為避免“德晉集團”受牽連,陳榮煉于12月將集團結業,并命人將部分文件燒毀,將主服務器移動硬盤的核心區域鉆毀。
陳榮煉其人
據鳳凰網征探財經,2017年3月15日,安以軒通過微博宣布婚訊,丈夫是陳榮煉,馳騁澳門賭壇的德晉集團臺面人物。推算這個時間,明星安以軒認識陳榮煉是2013年的秋天。地下賭王周焯華、塞班賭王紀曉波以及安以軒老公陳榮煉,都在那一年享受了美好的時光。
陳榮煉,晉江永和鎮茂亭村人。小學畢業后,陳榮煉跟隨哥哥走出農村,來到澳門,寄住在叔叔家。
陳榮煉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及,“從澳門學校畢業后,我便進入賭場工作,開始接觸相關博彩業,并逐漸熟悉這個行業”。彼時,他只是一名疊碼仔。比陳榮煉小2歲的周焯華也是疊碼仔出身,誰也沒有想到二人將會在后來的澳門江湖成為大戲里的主角。所謂疊碼仔,指幫助賭場介紹新客人、刺激客人游戲,同時為客人介紹貸款業務的工作人員。
歷時20余年,陳榮煉在澳門博彩行業中崛起,其搭建的德晉集團成為僅次于周焯華太陽城的博彩中介公司。2020年,澳門公布的轉碼數排行,周焯華的太陽城貴賓廳轉碼數位居第一,德晉貴賓廳則超過了廣東會,排名第二。公開的資料中,德晉集團為澳門一間博彩中介公司,在澳門為相應貴賓廳引入貴賓客戶,經營貴賓廳的博彩中介業務。
陳榮煉還連續多年登上澳門雜志《Inside Asian Gaming》亞洲博弈權勢榜50強,并于2019年排名第24位。如同周焯華、紀曉波等賭場大亨,陳榮煉與安以軒的恩愛也經常登上各類八卦封面。
但是,這可能也是他們人生的頂點。2021年11月27日,澳門太陽城老板周焯華被捕。時隔兩個月后,中國澳門司警局在1月30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一名49歲陳姓嫌犯及蔡姓嫌犯,涉嫌非法經營賭博罪、洗黑錢罪于1月28日被拘捕。
超級賽道大幅下挫
看完八卦,還有市場留給我們的作業。今天新能源賽道集體下挫,相關的指數基金大跌超5%,直接拖累整個市場。
那么,究竟又何緣故導致了這個明星賽道的下跌?今天新能源的殺跌主要是因為光伏帶動。據某機構的觀點,今日光伏板塊出現較大回調,主要原因,一是歐盟昨日發布相關立法倡議,效仿美國WRO法案,光伏組件出口歐洲可能遭貿易壁壘。二是7-8月因四川限電導致硅料產量受限,價格居高不下,組件廠家開工率環比有所下調,引發市場對下半年光伏需求的擔心。
該機構認為,光伏裝機需求景氣猶在,歐洲立法不確定性較強,四川限電影響已經減弱,四季度是光伏裝機旺季,將會迎新一輪裝機潮。歐洲方案方面,方案尚處于倡議階段,需要經過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的討論和同意才能生效。歐盟受美施壓提出相關立法倡議,但其決策機制與美國存在較大差異,且歐委會對此立法也將嚴重影響到歐盟國家清潔能源和光伏產業的發展,最終結果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在硅料產量方面,8月受四川限電影響,硅料產能釋放不達預期,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組件企業調低開工率以抵御高價硅料,但隨著四季度地面電站裝機需求的啟動,9月份開工率顯著修復,環比提升5%至10%。另外,預計四季度硅料產量將達到24萬噸-27萬噸(三季度不到20萬噸),硅料有望逐步開始緩慢降價,進一步刺激下游需求。
分析人士認為,歐洲這張牌可能只是直接原因或者說是最后那根稻草,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來自交易層面的結構性矛盾。一位券商首席近日表示,目前偏股型公募基金對新能源的配置比例達到了驚人的40%,這是A股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點。所謂“物極必反”,如此高的持倉比例,對于整個行業的估值拓展是十分不利的。
另有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最近一些基金的確在減持新能源板塊。因為,此前景氣度高的板塊只有新能源,而隨著世衛組織對疫情的表態,旅游、消費等行業極有可能出現景氣反轉的預期,而這些板塊此前就是基金非常偏好的資產,后續有可能會出現基金調倉回補這些板塊的現象。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