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經過20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美國鐵路公司和工會代表15日在勞工部達成一份初步協議,幾乎在最后一刻避免了16日的全國鐵路大罷工。美國總統拜登第一時間發表聲明,盛贊這份協議的意義。在外界看來,這場罷工如果上演,不僅將給已在高通脹下苦苦掙扎的美國經濟帶來災難性后果,也是很快迎來中期選舉的拜登政府的政治噩夢。不過,這份初步協議還需要經過工會成員投票通過。有共和黨議員也已經開始批評拜登政府向工會低頭,讓它凌駕于其他美國人的利益之上。對于拜登政府來說,歡呼勝利可能還為時尚早。
拜登夜晚致電談判代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美東時間15日凌晨5時剛過,白宮在一份聲明中宣布了達成的初步協議,稱其為“我們的經濟和美國人民的一個重要勝利”。在此之前,工會和鐵路公司的勞資談判代表在勞工部長沃爾什的主持下,進行了20個小時的徹夜談判。知情人士透露說,拜登14日晚9時左右親自致電談判代表,強調如果鐵路系統關閉,可能會給家庭、企業和社區帶來災難性傷害。
今年7月,拜登曾發布一項命令阻止了當時的罷工,并成立一個被稱為“總統緊急委員會”的小組,試圖找到解決鐵路公司和工人之間爭端的辦法。它規定了60天的冷靜期,在此期間不得罷工,該冷靜期將于16日12時結束。
勞資雙方一直僵持不下的態度,讓美國各界都不得不對可能發生的全國鐵路大罷工做準備。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最近幾天,白宮助手們研究了罷工對美國飲用水和能源供應構成的潛在嚴重影響。CNN說,即便是罷工威脅已經擾亂運營。鐵路停止了危險品、農作物的運輸。雖然代表們還在談判中,但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簡稱“美鐵”)14日已宣布,暫停所有客運長途列車。協議達成后,該公司表示,正努力恢復被取消的列車。
拜登15日發表聲明,稱贊這份初步協議,說它將保證工人們“獲得更好的工資、更好的工作條件,以及更安心的醫療保健費用”。《紐約時報》報道說,白宮沒有立即公布協議的細節。據美國鐵路協會透露,新合同將為鐵路員工提供從2020年到2024年期間24%的加薪,包括立即支付平均1.1萬美元。《華盛頓郵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說,該協議包括新的請假政策,這是鐵路公司作出的重大讓步。工人們要求因醫療緊急情況缺勤而不會被解雇或處罰。
罷工威脅尚未完全消失
不過,這只是一份初步協議,且尚需工會成員批準。CNN稱,該協議并不意味著罷工的威脅已經完全消失。對于依賴貨運鐵路的眾多企業以及整個美國經濟來說,這是一個暫時的好消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說,協議必須得到工會成員投票通過。談判各方同意“批準后的冷靜期”為幾周,以確保如果投票因任何原因失敗,鐵路系統不會立即關閉。
美國貨運鐵路工人上一次罷工是在30年前。《華盛頓郵報》回憶說,當時隨之而來的經濟混亂迅速而嚴重——40條鐵路暫停運營,幾乎所有貨運鐵路交通陷入停頓,除了東北走廊,大部分沿貨運線路運行的客運鐵路服務也被取消。《紐約時報》稱,鐵路運輸約占美國長途貨運的2/5和出口的1/3,是復雜的全球供應鏈的核心組成部分。鐵路停運相當于50萬輛卡車停駛,大罷工將令剛有所緩解的美國供應鏈中斷危機發生惡化。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如果沒能達成協議,工人真的罷工,影響將迅速升級,并可能觸及美國生活的幾乎每一個領域,這包括食品雜貨短缺、牲畜挨餓、燃煤電廠減少等。在通脹開始放緩之際,這些因素可能對經濟造成巨大打擊。前白宮幕僚長喬舒亞·博爾滕說:“一場關閉鐵路的罷工將在全國范圍內產生連鎖效應。自疫情大流行以來,我們一直在經歷供應鏈問題帶來的很多逆風,如果鐵路罷工,這些問題將被幾何級數放大。”
美國兩黨各有政治算計
CNN評論說,能否避免罷工是對拜登的重大考驗,特別是距離中期選舉只有7周的情況下。任何對經濟的進一步傷害都可能給民主黨帶來嚴重的政治后果。在初步協議達成之前,他被認為陷入兩難境地。《紐約時報》稱,拜登不是前總統里根,后者曾在1981年下令罷工的空中交通管制員返回工作崗位,并解雇了那些不服從命令的人。相反,拜登喜歡自稱為“史上最親工會的總統”。
在這場解決罷工危機的努力中,美國兩黨各有政治算計。美聯社說,民主黨人擔心與工會發生沖突,因為工會在選舉中往往是強有力的支持者。與此同時,共和黨人看到了一個向拜登和他的政黨施壓的機會,鐵路停運完全有可能歸咎于他們。據美國達拉斯新聞報道,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科寧14日批評拜登政府對工會太過寬容。他說:“讓一個特殊利益集團用鐵路罷工制造物流噩夢,這是站不住腳的。我們正看到向有組織的勞工聯盟低頭的后果,它凌駕于其他美國人的利益之上。”
但美國鐵路工人對此有不同說法。美國瓊斯媽媽網站報道稱,若隱若現的鐵路罷工醞釀了多年,隨著巴菲特等投資者控制的公司在裁員和削減成本的同時創下數十億美元的利潤紀錄,鐵路工人的不滿情緒一直在積聚。過去,鐵路工人接受沒有帶薪病假,因為他們的薪酬足夠好。但由于成本削減措施,整個系統幾乎沒有空閑崗位。鐵路工人古魯特說:“我不認為罷工是為了其他任何目的,只是希望被當作人來對待。”美國《時代》周刊評論稱,不管罷工與否,美國鐵路系統都陷入了困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