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力爭到2030年提升至700億美元
地處歐亞交匯之地的中亞各國,正在尋求新的機遇打造新的貿易通道。
外交部信息顯示,近日,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先后簽署聯合聲明。其中,在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聯合聲明中,雙方強調,深化地區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將致力于推動實施打造兩國間高效交通運輸走廊,包括建設最便捷線路的鐵路和公路,推進中吉烏鐵路加快落地建設。雙方強調,包括可研工作在內的該項目三方合作文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建交30周年的聯合聲明則提到,為持續密切貿易往來、穩步提升雙邊貿易額,雙方就促進跨境貨物運輸和擴大口岸過貨能力達成共識。雙方愿探索并研究共建第三個鐵路口岸的可能性。
近年來,中亞地區基建新項目層出不窮。隨著連通塔吉克斯坦南北相隔鐵路的亞灣—瓦赫達特鐵路橋隧道的貫通,助力哈薩克斯坦直抵太平洋(601099)出海口的中哈連云港(601008)物流合作基地的落地等,中亞地區內部初步形成涵蓋公路、油氣管線和鐵路的復合型基礎設施網絡。世行曾在“一帶一路”倡議研究報告中指出,每10個百分點基建投資的增長,當年就會帶來7個百分點的海外投資增長,第二年帶來11個,第三年帶來16個。
今年,恰逢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商務部數據顯示,自建交以來,中國同中亞五國的貿易額從1992年的4.6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386億美元,力爭到2030年這一貿易額提升至700億美元。30年來,中國對中亞五國的直接投資存量超140億美元。目前,中國是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均認為,隨著該地區互聯互通的水平再度提升,中國與中亞地區的經貿增速在未來將更進一步,也有助于中國企業走進中亞等更廣闊的市場。
中歐最短貨運通道要來了
目前“中吉烏”之間較為便捷的交通方式,是由國際多式聯運班列,即火車+公路運輸。以從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發車的班列為例,此列車從蘭州出發經鐵路運至新疆喀什,再經公路自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至吉爾吉斯斯坦,最終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由于需要集中卸貨轉公路運輸,物流通行效率受到一定影響。
其實今年5月底6月初,連通中國、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鐵路大動脈——中吉烏鐵路就傳來了好消息。當時,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中吉烏鐵路將于明年(2023年)開工。此后,烏茲別克斯坦總統也公布了相關消息。國家發改委網站的消息顯示,6月2日,國家發改委外資司負責同志與吉爾吉斯斯坦交通部、烏茲別克斯坦交通部負責人員共同主持召開中吉烏鐵路三方工作層視頻會議,就推動中吉烏鐵路項目合作深入交換意見。
中吉烏鐵路大動脈的構想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中吉烏三國就已經開始討論建設這條鐵路,1997年三國還簽署了關于建設中吉烏鐵路的備忘錄。根據規劃,中吉烏鐵路全長523公里,其中213公里在我國境內,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260公里,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有50公里。中吉烏鐵路計劃從我國新疆的喀什向西出境,經吉爾吉斯斯坦卡拉蘇,到達烏茲別克斯坦的安集延。
據新華社報道,中吉烏鐵路的建成將完善新亞歐大陸橋南部通路,形成東亞、東南亞通往中亞、西亞和北非、南歐的便捷運輸通道;將拓寬新亞歐大陸橋的運輸范圍,提高新亞歐大陸橋在國際運輸中的地位;將改變我國新疆乃至整個西部的交通格局,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步伐;有利于中亞、里海石油的開發和利用,對開辟我國新的石油進口源,調整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該鐵路建成后將形成從中國運輸貨物到歐洲和中東的最短路線,貨運路程將較當前途經俄羅斯縮短900公里,運行全程時間節省7至8天。
不過,25年來,先后受困于資金、技術以及相關國家國內發展戰略的變動,這條連通中國與歐洲最短的貨運路線遲遲沒有動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國際班列咨詢服務中心國際事務高級協調員楊杰對第一財經解釋道,比如,俄羅斯一直希望將歐亞間的過境鐵路運輸放在由它主導、能過境俄羅斯以及位于歐亞經濟聯盟的框架內來發展;從吉爾吉斯斯坦的角度來看,該國也曾經在俄羅斯規劃的南北國際運輸走廊和中吉烏鐵路之間搖擺。
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馬斌看來,中吉烏鐵路一旦落地,不僅對中亞自身的經濟發展,對中國與中亞地區國家的經濟往來、貿易上的互聯互通都有較大的好處,“以前中國與這些中亞國家的貿易多靠卡車等汽運,但卡車運量有限,鐵路的運輸量肯定更大,因此這條鐵路為雙方的貿易往來開辟了新的通道。”
由于地理條件等原因,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汽車運輸占比達到96%,因此這條鐵路將極大地幫助吉爾吉斯斯坦改善運輸環境。此前,吉爾吉斯斯坦方面也希望將中吉烏鐵路打造成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吉爾吉斯斯坦交通部長奧索耶夫(Erkinbek Osoyev)曾預估,這條穿越吉爾吉斯斯坦的鐵路年貨運量將達700萬~1300萬噸,大多是運往其他國家。隨之而來的就業、稅收和過境費將極大地推動該國經濟。
楊杰也認為,這一通道一旦建成并實際投入使用,對于完善中歐班列南向通道以及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雙邊貿易一定是有促進作用的,也能適當平衡地區內其他過境運輸通道的壓力。
中哈要建第三條鐵路
與中國有著多個邊境口岸的哈薩克斯坦也在規劃提升跨境通(002640)道的建設。兩國有多個陸路口岸聯系,如阿拉山口口岸、霍爾果斯口岸、巴克圖口岸、吉木乃口岸、阿黑土別克口岸等。
楊杰告訴第一財經,我國與歐洲和中亞方向的鐵路運輸傳統上主要通過中哈邊境的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疫情暴發后,過境哈薩克斯坦的鐵路貨運業務有所上升。2021年,中國與歐盟間往返的鐵路運輸有90%經過哈薩克斯坦。
近些年來,隨著中亞、歐洲地區的貨運需求激增,口岸的通行能力頻頻受制于當地的基建,多次造成貨運鐵路的擁堵。“在相對有限的鐵路運力下,部分發往哈國及中亞其他國家的貨物在始發站及口岸出現了滯留,對哈國生產企業的原材料短缺和資金周轉都產生了一定影響。”楊杰說道。
中哈建交30周年的聯合聲明也提到,30年來,中哈雙邊貿易額大幅提升,基本涵蓋從能源到農產品(000061)貿易等各合作領域,中方繼續歡迎哈方擴大輸華商品和產品種類。在楊杰看來,這就使得中哈之間修建第三個鐵路口岸的可能性日益迫切。近年來,哈薩克斯坦與中國上述口岸的對接地區也在擴建換裝站,以提升口岸的過境能力。
7月4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屆世界和平論壇上,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就談到由于當前海運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中歐之間(過境哈薩克斯坦)鐵路運輸的需求在增加。他當時就表示,哈薩克斯坦與中國正在哈中邊境設立第三條鐵路,具體位置尚不能透露。
此外,楊杰還表示,哈薩克斯坦近來還在充分挖掘過境潛力,致力于跨里海大通道的建設。
“未來中吉烏鐵路建成后也能與跨里海通道形成良性互動,既對發展我國與哈薩克斯坦在內的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有促進作用,也能適當平衡過境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鐵路運輸通道。”楊杰告訴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