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計算,以人民幣計,今年前8個月,我國與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額達8.32萬億元,同比增長7.48%。 ]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實施生效八個多月,帶來了哪些實際利好?
據商務部網站19日消息,9月17日,RCEP生效實施后首次部長級會議(下稱“會議”)在柬埔寨暹粒舉行。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并發言。
會議高度肯定RCEP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的重要意義,認為協定實施將有力促進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融合發展,大幅提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經濟復蘇的信心,為區域乃至全球貿易投資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袁波近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RCEP統一的經貿投資的規則,有助于RCEP成員國的企業結合自身產業發展的優勢,在區域內選擇最具備所需優勢、最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或者競爭力最強的地方,進行供應鏈、產業鏈的高效布局。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計算,以人民幣計,今年前8個月,我國與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額達8.32萬億元,同比增長7.48%。其中,與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上漲14%,與韓國增加7.8%,與新西蘭上升5.5%。
RCEP統一規則加強區域供應鏈
會議鼓勵各方共同高水平履行RCEP義務,持續提升協定實施效果,推進RCEP機制建設,深化成員國間經貿合作,為各國工商界把握RCEP機遇、充分享受協定政策紅利創造條件,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實現地區長期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在今年發布的報告中指出,RCEP有望創造新的貿易和投資機會,加強區域供應鏈,并促進新的增長源。
AMRO認為,較低的關稅、統一的要求和較寬松的原產地規則將使跨國企業能夠利用不同經濟體的比較優勢來降低其生產成本。這將是區域供應鏈的一個好消息。例如,東盟的低成本制造商將能夠使用來自日本或韓國的高附加值投入(如半導體),其產出可以免關稅進口,并由中國進一步加工。
中國貿促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271.5萬份,金額共計2333.1億美元。其中,RCEP原產地證書成為新的增長點。前7個月,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7.02萬份,金額34.32億美元,出口國涵蓋所有已實施協定的12個成員國,辦證企業累計超過1.5萬家,預計為我國產品在RCEP進口成員國減免關稅約0.52億美元。
AMRO分析,RCEP協定是中國首次跟日本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也是日本和韓國首次達成FTA,因此RCEP的關稅減免將主要惠及這三個經濟體。東盟經濟體則將從RCEP關于貿易和海關的綜合規則中獲得效率收益,集團內區域供應鏈的擴張所帶來的更高投資流量也將使其受益。
此外,電信、金融服務、現代服務和物流等部門的進一步自由化,以及關于更方便的勞動力流動和電子商務及數字貿易的規定,可以促進跨境服務貿易。RCEP對此的覆蓋范圍比2021年東盟電子商務協議更廣,隨著各經濟體要在疫情后更數字化的世界中尋找新的增長動力,RCEP將變得尤為關鍵。
袁波認為,區域統一的經貿規則體系將形成合力,對區域貿易投資和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產生積極的正向互動。在逐步調整過程中,隨著RCEP的生效實施,不僅企業能受益,企業在區域內部開展生產、采購和銷售活動將更為便利,區域中間品貿易也將進一步擴大。
袁波說,從國家層面講,RCEP成員國能通過優勢互補實現受益。例如,我國具備產業體系健全的優勢,日韓擁有高端技術以及研發環節的優勢,東盟國家在制造業以及中低端服務業方面存在成本優勢,而澳新在資源原材料和高端服務業方面則享有優勢。這也給企業賦予了更多選擇,使其能夠依托成員國的比較優勢,進行跨境的整合和資源的整體謀劃,提高綜合的生產率和競爭力。
王受文表示,實施好RCEP有助于深化區域經貿合作,鞏固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構建更加便利和友好的區域營商環境。中方高度重視RCEP實施工作,推動高質量實施協定,采取一系列舉措幫助廣大企業更好理解和利用RCEP政策。愿與各方一道,積極開展交流互鑒,共同提高協定實施效果。希望各方按照協定規定為RCEP生效后18個月開放對新成員的加入做好準備。中方支持東盟在RCEP的中心地位,愿與各方深化經貿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繁榮發展,為區域企業和人民帶來更多福利。
東亞合作經貿部長系列會議舉行
另據商務部網站消息,9月17日,第21次中國—東盟(10+1)經貿部長會議、第25次東盟—中日韓(10+3)經貿部長會議和第10次東亞峰會國家(10+8)經貿部長會議等東亞合作經貿部長系列會議舉行。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在北京以視頻形式出席。
各方就深化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高質量實施RCEP協定、增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促進疫后經濟復蘇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等國際和地區重點經貿合作事宜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多方面共識。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前8個月,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4.09萬億元,增長14%,占我外貿總值的15%。
10+1會議認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在雙方領導人引領下成果豐碩,中國與東盟繼續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相互投資活躍。雙方一致表示,在中國與東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局之年,要進一步緊密經貿關系,不斷擴大貿易投資規模,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持續深入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促進各國疫后經濟復蘇。會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深化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工作計劃》、《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實施進展報告》和《中國—東盟自貿區進一步升級(3.0版)聯合可研報告》,并共同發表《中國—東盟經貿部長關于疫后經濟復蘇合作的聯合聲明》。
在10+3會議上,各方表示將密切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負面影響,發揮好RCEP作用,積極評價2022年7月在中國蘇州舉行的10+3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論壇對增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促進疫后經濟復蘇的重要作用。會議通過《10+3經濟合作工作計劃》和《〈關于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的行動計劃〉進展報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