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2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創新研究報告》在京發布,這是首次以“循環時尚”為獨立的產業概念發布的行業白皮書。
這份白皮書是由紅布林聯合中央財經大學和新浪時尚共同發布,向行業內外分享循環時尚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并首次公布了行業碳減排計算標準。
白皮書共分5個部分,分別是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外部環境介紹、市場發展洞察分析、用戶及消費分析、典型案例分析以及中國循環時尚產業發展趨勢研判。
在行業定義方面,白皮書首次明確定義了循環時尚行業,并首次明確了時尚業循環經濟的主要構成要件。白皮書指出,廣義的循環時尚是循環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貫穿于時尚行業的原材料、生產制造、流通交易等多個環節,是多個利益相關方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推進的系統解決方案。白皮書所定義的循環時尚聚焦時尚單品的流通交易環節,是一種逐漸興起的新型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業界公認的“循環時尚”指的是時尚產品在消費端的二度流通及循環;生產制造端的“可持續時尚”指的是使用環保材料的時尚產品的加工制造。“循環時尚”和“可持續時尚”是時尚業在十四五“循環經濟”大趨勢下,從消費者和生產制造兩端共同發力,向著環保目標的“雙向奔赴”。
在市場方面,預期至2025年,循環時尚產業規模將超千億,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具有較大增長潛力,預計2025年達到384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達到15%。據白皮書顯示,隨著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二手奢侈品市場快速發展。
在市場持續增長的原因方面,白皮書顯示,一手時尚單品的存量增加和新一代消費者消費理念的升級是主因。據預計,二手奢侈品市場存在近4萬億的市場存量未開發,且滲透率僅1%-2%。中國二手奢侈品與發達國家相比產品流轉率低,整體行業發展潛力大,資本市場看好未來循環時尚市場的發展。隨著城鎮化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增長推動消費水平提升和消費意識的轉換,具有消費能力的城鎮年輕人注重好的時尚單品的保值特性,追求更高生活質量。伴隨國際時尚趨勢中對于品牌品質的衡量從“使用壽命”轉變為“審美壽命” ,循環時尚在中國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本次白皮書的發布,也宣布了國內循環時尚碳減排“團體標準”首次公開亮相。該標準由紅布林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沙利文和轉轉,共同起草。團體標準給出了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的計算公式,適用于二手貨從原擁有者到二手交易平臺,經產品質檢、包裝、物流運輸到交付給消費者過程中的減碳計算,是國內首個二手交易平臺碳減排評估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相關研究也可為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提供參考。
基于此標準,紅布林在APP端率先上線“循環時尚環保行動”碳減排功能,成為國內首家循環時尚行業減碳值可視化的平臺。該功能通過計算用戶購買循環商品或者出售閑置商品所減少的碳排放數值,讓用戶直觀查看和感受在踐行低碳環保生活中所作出的貢獻。紅布林成立以來,累計減少碳排放409,834,29kg,若以搭載4人的汽油小客車一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相當于1.25萬輛小汽車一年的碳排放。隨著用戶交易行為的持續發生,這個數值將進一步增長。
白皮書顯示,國際上“互聯網+循環經濟交易平臺”的商業模式,以 C2C、C2B2C 或兩者結合的模式為主。國際循環時尚行業的頭部平臺多以C2B2C為主要運營模式。作為行業內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交易平臺,“紅布林模式”是國內C2B2C的典型代表。紅布林結合不斷升級的鑒定師團隊,妥善解決了信息不對稱、非標準化等二手交易的痛點。
紅布林是白皮書的主要參與方,作為循環時尚產業的頭部企業,為此份《2022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創新研究報告》的編寫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據悉,紅布林以“循環時尚”為初心,依托于自身在商品力、供給力、標準力、服務力、直播力五大維度的高分表現,已經逐步成為循環時尚這個賽道上的“頭號玩家”。
據悉,紅布林還在前不久完成了自創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品牌升級。這次升級行動主要涵蓋視覺整體升級、鑒定服務升級、端內碳減排等幾個方面。視覺整體升級包括發布全新Logo、APP體驗升級和包裝煥新,在視覺體驗和流程操作上給予用戶更強的信賴感。鑒定服務升級,包含更強的鑒定師團隊和支持鑒定溯源,從質量管理的角度確保了用戶權益。這次升級行為聚焦于用戶體驗和品牌信任度,充分顯示了紅布林對于循環時尚賽道自我升級引領行業的擔當。
紅布林創始人兼CEO徐薇曾在紅布林品牌升級內部信中表示,循環時尚是一件長期主義的事情,希望在“陪伴用戶一路成長,自由探索品質生活”使命的驅動下,紅布林能夠成為“最受用戶信賴的循環時尚生活方式品牌”。 徐薇表示,循環時尚的“最優解”在于社會、企業和消費者三者形成合力,紅布林代表的不僅是一種發展模式,也是一種低碳、環保、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