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子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拖累,*ST藍盾在多起案件中被法院裁定追加為被執行人。其實,最近兩年來,*ST藍盾累計85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并且今年以來,其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多家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ST藍盾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總額高達18.67億元。
訴訟纏身:最近兩年多累計85次被列為被執行人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多個裁定書,顯示*ST藍盾受子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拖累,被追加成被執行人,對子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中國裁判文書網9月19日發布的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2022)粵0112執異512號顯示,申請人廣州匯視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作出(2020)粵0112民初5788號民事判決。由于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的規定,現廣州匯視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申請追加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被執行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裁定:追加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2021)粵0112執1099號案的被執行人。在本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執行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2021)粵0112執1099號案中被執行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無獨有偶。中國裁判文書網9月19日發布的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2022)粵0112執異510號顯示,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在執行重慶尚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優公司)與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盾信息公司)合作合同糾紛[案號為(2021)粵0112執3024號]一案中,尚優公司向本院申請追加藍盾信息公司的股東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盾股份(300297)公司)為該案被執行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裁定:追加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2021)粵0112執3024號案的被執行人。在本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執行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2021)粵0112執3024號案中被執行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另外,中國裁判文書網9月15日發布的《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2022)浙0108執1338號之一顯示,申請執行人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與被執行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異議之訴一案,本院作出的(2021)浙0108民初5750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因被執行人未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執行人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本院于2022年5月12日立案執行。執行標的為被執行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應付案款80 萬元、逾期付款違約金(從 2020 年 9 月 18 日起,按照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計算至貸款清償之日止)及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應繳案件受理費10900 元及11800元、執行費12909元。
其實,最近兩年多,*ST藍盾累計被列為被執行人的次數高達85次,今年以來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更是被多個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同樣,上述子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最近兩年多也被多次列為被執行人,次數高達116次,年內同樣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被多家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ST藍盾在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也提及,截至目前,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結果顯示,公司及控股股東柯宗慶、柯宗貴、子公司藍盾技術、中經電商、福建中經、匯通寶、滿泰科技、廣州天銳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咸新區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存在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情況。
債務高壘:上半年末短期借款已逾期未償還金額超18億元
據*ST藍盾2022年半年度報告,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92億元;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藍盾股份流動資產34.79億元,其中不受限的貨幣資金余額僅0.10億元,非流動資產24.31億元,合計資產總額59.11億元,流動負債 50.27億元,非流動負債2.27億元,合計負債總額52.54億 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8.89%。
另外,*ST藍盾在上述報告中提及,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藍盾股份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總額為18.67億元,公司經營流動資金緊張,因資金短缺,藍盾股份(即*ST藍盾)未能按期償還到期債務,涉及眾多訴訟、仲裁事項,導致大量銀行賬戶、部分資產等遭司法查封凍結,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公開資料顯示,2020 年以來,受資金流動性不足等因素影響,*ST藍盾陸續出現債務逾期、涉及訴訟、部分子公司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及被申請破產清算等事項,日常生產經營受到較大不利影響,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受到削弱。同時,由于涉訴事項被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資產已被法院凍結/查封,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ST藍盾表示,該事項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較大不利影響,若后續不能及時解決債務問題,公司可能面臨更多的訴訟風險及其他法律風險。
為全面化解公司債務風險,*ST藍盾已向綿陽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及預重整。2022 年 6 月 20 日,綿陽中院決定對*ST藍盾啟動預重整程序,并指定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擔任公司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
*ST藍盾表示,如公司能依法出清歷史包袱,則公司能夠化解當前面臨的債務風險并改善資產質量,有望恢復盈利能力。公司將積極主動配合法院和臨時管理人開展重整工作,加強與相關各方溝通,持續完善重整方案,提高后續重整工作推進效率及重整可行性,積極推進該事項的實施,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權益。
經營惡化:已連續三年出現巨額虧損、今年上半年虧損近6億元
從業績層面來看,*ST藍盾業績突現惡化出現在2019年度。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度至2021年度,*ST藍盾的營收分別為22.16億元、22.82億元、19.19億元、10.46億元、2.88億元,即營收從2019年度開始下滑,營收從20多億元下滑至2021年的僅有2億多元。凈利潤方面,2017年度至2021年度,*ST藍盾分別為4.14億元、3.98億元、-9.37億元、-10.93億元、-15.51億元,即由原來的盈利億元在2019年度突然虧損9億多元,并在接下來的兩個年度里,其虧損持續擴大。
*ST藍盾2019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為-9.37億元,并且在第四季度出現高達11.12億元的虧損。對此,*ST藍盾表示,報告期內,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主要系全資子公司中經電商及匯通寶經營狀況不佳造成公司電商運營服務業務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同時公司計提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28,572.37萬元(12.86億元)所致。其中, 2019年度,中經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凈虧損2.44億元。
*ST藍盾2020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分別虧損0.38億元、虧損11.13億元,全年虧損10.93億元。報告期內,受流動性資金不足引發債務風險、子公司中經電商業務開展受限造成業績下滑、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業務拓展受到較大不利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規模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此外,報告期內,公司計提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05,964.76萬元(10.60億元),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ST藍盾2021年度報告顯示,全年四個季度均顯示虧損,分別虧損1.29億元、5.10億元、3.05億元、6.07億元,全年歸母凈利潤合計虧損15.51億元,其中子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中經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分別虧損3.19億元、虧損6.46億元。對此,*ST藍盾給出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受流動性資金不足影響,公司陸續出現債務逾期、涉及訴訟
及部分子公司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等事項,導致業務開展受限,造成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較大幅度下降。同時,為保障公司基本營運能力,公司需維持一定數額的日常生產經營固定開支,且公司財務費用、管理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以致公司 2021 年度整體期間費用仍維持較高水平,合計金額約 6.8 億元。此外,2021 年度,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8 號資產減值》及相關會計政策的規定,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 2.5 億元和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約 7 億元,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產生較大影響。以及,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1,500 萬元。
連續三年巨額虧損,這個態勢在今年上半年依然沒有得到扭轉。據*ST藍盾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營收1.02億元同比下滑51.46%;歸母凈利潤-5.91億元,比上一年同期有所收窄,但依然呈現巨額虧損。同時,兩家主要子公司,即藍盾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中經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分別凈虧損1.84億元、虧損1.90億元。對此,*ST藍盾表示,受資金流動性影響、業務拓展進度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本期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較多。
基于上述接連三個年度巨額虧損,藍盾股份股票交易自 2022 年 4 月 29 日開市起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如公司 2022 年度出現《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中規定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及“藍盾轉債”將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交易。
*ST藍盾表示,公司將積極主動配合法院和臨時管理人開展重整工作,加強與相關各方溝通,持續完善重整方案,提高后續重整工作推進效率及重整可行性,積極推進該事項的實施,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權益。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