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佳釀緣天賜,人力亦深耕,秋季是各行各業收獲的時節。精心勞作的人們,在經歷了春季的破冰、夏季的沖刺,逐漸邁入了秋季鞏固攻堅成果的階段。
2022汾酒封藏大典對以活態文化為要義的汾酒來說,蘊含著汾酒穩重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凝聚了對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傳遞出汾酒對發展規劃與品牌戰略的深度思考。
作為行業歷年來關注的焦點,今年的汾酒封藏大典將于2022年9月27日,在汾酒老作坊舉行。被投入大量期許與探究目光的汾酒封藏大典,承擔著深挖和活化汾酒文化底蘊,提升汾酒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也將傳遞出清香型白酒龍頭對整個行業的牽引效能。
據悉,此次封藏大典會將延續“敬天、愛人、傳承”三大篇章的傳統。除此之外,又會有哪些創新?創新之外又有何處“傳承”?
承上啟下,汾酒半年報為大典鑄就底氣
8月25日晚,山西汾酒(600809.SH)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這份報告向業界傳達了汾酒喜人的發展現狀,展示著汾酒蓬勃的生命力。
2022年以來,汾酒在復興總綱領的指引下,堅持高質量發展的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上半年業績穩健增長。報告期內,汾酒實現營業收入153.34億元,同比增長26.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13億元,同比增長41.46%。青花汾酒系列發展勢頭迅猛,實現銷售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56%。京東汾酒官方旗艦店累計銷售排名行業第一。
不難看出,汾酒已適應疫情常態化市場現狀,并在電商領域開拓出一片清香天地。
此次汾酒封藏大典,將會在汾酒半年業績的領跑狀態下,以品牌價值為支撐,文化軟實力為風貌,品質標準為根基,圍繞敬天祭祖、封藏秋釀、企業公益、尊師重道的精神內核,展現中國汾酒用綿延千年的酒香與文化,釀出自己在華夏大地的璀璨與榮光。
源遠流長,中國白酒封藏的文化IP與大典的水乳交融
自2016年首屆封藏大典舉辦以來,本次汾酒封藏大典已是舉辦的第七屆!稘h書·律歷志》有言: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古人以七為周期,傳承千年。汾酒的封藏大典,在山西汾酒千百年來釀造技藝的傳承積淀和汾酒人對品質的虔誠追求下顯得稚嫩,但又迸發出新時代汾酒人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正如源頭活水,為汾酒的歷史演變帶來一次次熠熠生輝的清香文化之旅。
2016年,66°頭鍋原漿汾酒首次亮相,封存了汾酒人用心釀造、誠信天下的工匠精神,對歷史的敬重和對時代的感恩;2017年,17家名酒企業代表共同達成了《中國名酒杏花村共識》,旨在“不忘初心,踐行工匠精神;傳承國粹,播撒華夏文明”;2018年,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中國汾酒城揭幕;2019年,25L裝2019汾酒頭鍋原漿,創造了汾酒封藏大典歷屆售賣價格的最高紀錄! 2020年,從“文化汾酒”到“活態文化”,汾酒倡導并踐行白酒文化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2021年,以“文化汾酒,活態傳承”為綱,進一步打造中國白酒封藏的文化IP,為汾酒的文化底蘊注入新內涵。
本次2022汾酒封藏大典的三大篇章,第一篇章:敬天,指的是敬天法祖,獻“禮”四方,以 “禮”為核心,追根溯源,敬天地自然,展示汾酒歷史淵源和始祖地位的“酒禮典制”;第二篇章:愛人,指的是赤子“匠”心,大愛無疆,以“匠”為主角,以酒入心,真實展現汾酒釀酒工人、技師班組、釀酒大師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第三篇章:傳承,指的是盛世封藏,技藝傳“承”,以“承”為精神,中國酒魂·活態為魂,以活態文化為載體,匠心釀造時代好酒。
汾酒人的“敬天·愛人·傳承”由來已久,其背后反映著汾酒人堅定又清晰的道路規劃。不難猜測,新一屆汾酒封藏大典,將會為汾酒的文化IP和發展歷程帶來新的時代風韻。
獨一無二,創新為大典文化賦能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曾言,“企業的品牌建設有兩大重要支撐:一是品質,二是文化”。此次汾酒封藏大典踐行了該理念,致力于圍繞汾酒文化創造獨一無二的高品質原創節目。
據悉,在大典之上,汾酒集團深度挖掘歷史文化,圍繞汾酒文化特色和經營理念獨家定制原創節目。以鳴鼓和舞、開場視頻《百年復興》、汾酒主題朗誦《大愛無疆 筑夢復興》、匠心永續世代傳承拜師禮+宣誓等豐富藝術形式,打造屬于汾酒的創意和特色。
而大典第二現場,將進一步聚焦文化賦能,圍繞三個汾酒重大歷史事件打造情景劇,通過半沉浸式體驗、立體化互動、多維度展示,再現汾酒傳統釀酒技藝與歷史榮光瞬間,讓來賓以全新的方式深度感受汾酒文化。
作為清香型白酒的龍頭企業,近年來汾酒在做好品類引領的同時也在不斷深度挖掘活化中國白酒文化,通過構建長期有效的文化價值載體,進一步提煉、踐行新時代的中國名酒新的文化價值表達體系,封藏大典便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
在文化里傳承,于發展中創新,汾酒封藏大典凝聚了汾酒人的精氣神。而在2022年的汾酒封藏大典上,汾酒人又會以怎樣的精神風貌,向行業傳達哪些最新動向?讓我們對9月27日的活動現場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