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萬泰生物,人們最深的印象莫過于鐘睒睒。鐘睒睒在萬泰生物國產二價HPV疫苗的加持下,以4550億的財富成為中國新首富。在投資者眼中,萬泰生物就是鐘睒睒手中的一臺“印鈔機”。
萬泰生物成立于1991年,原本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物診斷試劑的企業。由于醫藥研發投資回報周期長、市場不景氣等原因,萬泰生物實控人經過了幾度變更,直到2001年鐘睒睒控股的養生堂從香港新維國際有限公司手中接下了萬泰生物95%的股份后,萬泰生物控股進入相對穩定期。
在鐘睒睒“治理”下,萬泰生物進入了新的發展時代,其中最大成果便是二價HPV疫苗馨可寧。2020年4月21日,萬泰生物第一批9.36萬支二價HPV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的生物制品批簽證明,HPV疫苗成為萬泰生物新增長曲線。
2022年半年報顯示,萬泰生物的營業收入達到59.30億,其中,疫苗分部實現收入43.63億元,占比為73.58%;與2019年(二價疫苗HPV生產銷售前)同期報告相比,萬泰生物營業收入與營業利潤的增長均超過10倍。
預期轉變,未來充滿變數
在HPV疫苗加持下,萬泰生物的股價早已直上云霄,股價從發行價8.75元/股,上漲至最高的344.7元/股,成為A股市場中的新妖股。
股價不斷上漲,讓萬泰生物K線圖都散發著金錢的味道,對于持股高管而言,獲利套現成為他們最好選擇。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萬泰生物的高管開始陸陸續續地減持,對于減持原因萬泰生物也是老生常談“基于自身資金需要,高管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對于這種說辭,市場似乎并不接受,在董事長邱子欣、財務總趙義勇等高管頻繁減持下,萬泰生物股價進入一個深度回調期。
股價的回落一方面有其自身運行規律所致,另一方面高管減持也存在一定的影響。股市自誕生以來基本上都是投機者在博弈,高管持股后自然也成了博弈中的一員。在A股市場中,普遍觀點認為,高管減持股票對股價有著不利的影響,反映出高管對公司發展前景的是悲觀預期。
萬泰生物高管減持似乎驗證了這種觀點。在高管減持期間,九價HPV疫苗研發已經進入內卷時代,國內的康樂衛士、澤潤生物、上海博唯生物、江蘇瑞科生物等企業與萬泰生物一同進行九價HPV疫苗的3期臨床試驗。
同時,HPV疫苗市場接連傳出了不利消息,先是世界衛生組織傳出消息稱,HPV疫苗接種1劑次與接種2-3劑次效果相當;再是默沙東九價宮頸癌疫苗的擴齡。
種種不利消息下,投資者對萬泰生物HPV疫苗“大增長”的幻想開始破滅,用經濟學話術來講,就是改變了預期。
“資本市場上,可以沒有很多,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對于高股價的萬泰生物而言,投資者的良好預期就是代表希望。當希望改變時,萬泰生物未來就開始充滿變數。
敗于家門口,核心增長邏輯或已被打破
比起未來變數,萬泰生物眼前的“茍且”更令人擔憂。
萬泰生物的二價疫苗HPV疫苗的研發主體主要是其全資子公司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泰滄!保9月14日,福建省政府采購網公開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采購項目結果,作為本土企業萬泰滄海并未中標,而其對手沃森生物(300142)卻以1.42億元中標。
對于家門口失標的原因,萬泰生物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參與了福建的HPV疫苗采購項目,本次采購方式為競爭性談判,只考慮價格因素。公司始終堅持產品高質量標準,始終認為HPV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為重要,公司將持續穩定地提供高質量產品,以滿足廣大適齡女性的預防接種需求,為消除宮頸癌的目標貢獻力量!
“不比價格,比質量!”或許是萬泰生物最后的倔強。對于萬泰生物而言,當初二價HPV疫苗起家時,就是憑借高營銷費用與低于市場的價格,迅速地打開國內HPV市場。
根據資料顯示,萬泰生物二價HPV量產時,馨可寧價格為329元/支,當時GSK二價疫苗為580元/支、而默沙東四價與九價疫苗分別為798元/支、1298元/支。
在價格優勢下,萬泰生物支付高額營銷費用,才打開了國內的市場。2022年上半年,由于疫苗推廣服務費及銷售人員薪酬增長,萬泰生物的銷售費用再次創新高,達到16.34億元,銷售費用率達27.56%,同比大增192.29%。
對于萬泰生物而言,其業績增長離不開二價HPV疫苗支撐。在此之前,國產二價疫苗馨可寧的“唯一性”,讓萬泰生物獲得如同壟斷地位的行業壁壘。隨著“唯一性”的打破,萬泰生物護城堤壩已經開始崩塌。在此背景下,與其說“不比價格,比質量”,不如說是萬泰生物核心增長邏輯已經開始改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