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元加息落地,香港金管局追隨美聯儲上調基準利率,恒生指數一度失守18000點關口,為2011年12月以來首次。美聯儲會議“鷹”聲高亢,IMF、OECD等國際機構已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在此背景下,能夠穿越周期的行業為市場熱議。
國內來看,信創是最有望實現穿越周期的焦點,在港股系統開發及資訊科技顧問板塊中,百融云創是參與信創建設力度最高的公司之一。今年上半年,百融云創基于華為云鯤鵬云服務構建的本地決策引擎已通過了華為技術認證并獲頒證書,這意味著百融云創核心產品可以在鯤鵬云服務穩定運行。
目前,百融云創決策引擎已在數十家金融機構部署,比如在與某全國股份銀行所屬集團的合作中,為其產融伙伴管理系統的客戶準入與退出機制提供高頻輔助決策,2021年以來至今,此系統客戶覆蓋總數已超3000萬。金融領域中,決策引擎是各大機構管理業務策略的標配“智囊”,是完成自動化審批的核心,大覆蓋、全周期、深穿透是其特點。與鯤鵬攜手取得成果,意味著百融云創將能進一步滿足我國金融業自主創新的需求,分享市場紅利。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在2022年到2025年開啟新一輪數字經濟建設周期。主流機構預測2023年華為鯤鵬產業市場規模近1900億元,是信創重要推動力之一。分拆來看,鯤鵬服務器、PC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和390億,配套軟件和應用市場占最大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
信創產業需要持續高科技研發投入,但資金并非唯一“門檻”,對相關公司來說,需要有“獨門”核心技術,以及良好的業務成長性支撐。
從研發與業績角度看,作為港股系統開發及資訊科技顧問板塊中10大權重股之一,百融云創近5年來的研發投入占比在板塊中一直保持在前8水平,今年中報該指標為16.9%,排在第五;公司上半年主要運營指標在板塊內66家公司中也位居三甲之內,營收同比達19%,毛利率為72%、稀釋每股收益達0.19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