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李哲正在計劃十一期間京郊自駕游+露營的路線,在他看來,秋天也是適合露營的季節。雖然不能遠足,但三五好友相約京郊自駕露營也是別有樂趣。“我們提前預定了北京密云區日光山谷的露營營地,營地周邊有不少適合自駕的路線,今天看這幾天已經訂滿了。”
實際上,在今年國慶節日期間,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營市場熱度延續成為共識,從OTA平臺的數據和銷量也能印證這種趨勢。
馬蜂窩旅行玩樂大數據顯示,近一周各地“露營”相關搜索平均漲幅超過50%,江浙、北京、廣州周邊的熱門營地咨詢及預訂量大幅提升。此前的中秋假期期間,各地“露營”平均搜索熱度漲幅超過130%。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中秋小長假期間,露營相關訂單量環比上月同期增長285%。大眾點評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露營相關訂單預計國慶期間還要繼續上漲。途牛旅游告訴e公司記者,我們平臺主要是做包含露營主題的打包產品,從最新數據看,露營基地產品國慶銷量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露營市場的持續火熱,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露營市場發展需要規范成為行業面臨新課題。
文化和旅游部網站8月3日刊登了一則關于《促進我國露營旅游規范化發展的建議》文章指出,近年來,我國露營旅游市場增長迅速,但也面臨著開發無序、標準模糊、缺乏創新、管控不足等多方面挑戰。建議應從政策引領規范、完善標準體系、推動產業升級、強化風險防控等方面入手,推動我國露營旅游規范化發展。
“露營整體上符合產業趨勢,這是其市場火熱的根本原因,而露營領域面臨的問題也源于市場,總結而言包括市場政策的引導缺位、供需的匹配錯位、規劃的引領失位等三大方面,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系統方案。”中國旅游研究院規劃與休閑研究所所長吳豐林對e公司記者表示。
國慶期間露營熱度有望延續
從多家OTA平臺數據看,本地游、周邊游成為主旋律的背景下,露營等戶外活動的熱情仍將延續。
馬蜂窩發布的十一玩樂預測報告顯示,近一周,“十一去哪”搜索熱度上漲90%,在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將七天長假拆分成若干個一兩天的本地及周邊“微度假”仍將是今年的主旋律,預計本地游訂單量在假期旅行產品中的占比將較去年同期上漲25%。
“秋天的第一次露營”是近期最熱門的戶外玩法之一。馬蜂窩旅行玩樂大數據顯示,近一周各地“露營”相關搜索平均漲幅超過50%,江浙、北京、廣州周邊的熱門營地咨詢及預訂量大幅提升。此前的中秋假期期間,各地“露營”平均搜索熱度漲幅超過130%。
途牛網數據顯示,國慶前兩周,平臺‘親子、露營’相關搜索量提升35%,以戶外休閑為主的‘酒+景’自駕游產品成為國慶期間用戶出游的熱門選擇。”
途牛華東區產品負責人查婷婷對記者表示,“比如國慶假期面向親子客群的常州茅山森林世界預訂火熱,游客可入住帳篷露營基地、體驗森林探險、竹林挖筍等戶外活動;南京的琵琶湖景區,游客可以體驗露營,到中山植物園游玩,這類‘綜合體’大都包含度假休閑為主的露營酒店,依托附近的景區資源,配套完備、戶外體驗項目多,游客可以拎包入營,省心方便,因此適合全家出行。”
露營市場熱度的延續也有望提升露營消費領域的相關訂單。大眾點評相關負責人對e公司記者表示,露營相關訂單預計國慶期間還要繼續上漲。大眾點評此前數據顯示,中秋小長假期間,“秋游”關鍵詞的搜索量環比節前增長967%,露營相關訂單量環比上月同期增長285%。
不少券商也看好長假臨近露營市場的消費熱度。渤海證券發布研報表示,中秋小長假期間,露營相關訂單延續高增長態勢。我們認為,十一黃金周臨近。疫情嚴防嚴控之下,短途游、周邊游等形式仍為假期期間居民出行主要方式。而相較于五一與中秋小長假,國慶假期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氣候上都更具優勢,預計居民參與露營等戶外活動的熱情仍將延續。同時,露營板塊也可能再迎新的配置機會。
露營經濟受投資者關注
伴隨著露營市場持續升溫,A股市場上,露營經濟也頻頻受到投資者關注。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近3個月,滬深兩市互動易平臺有關露營經濟的提問超過百條,不少投資者關注,上市公司露營相關業務進展、露營產業在手訂單等問題。
近日,有投資者就三夫戶外(002780)運營營地數量以及相關流量進行提問。對此,三夫戶外9月19日回復稱,公司正在運營的有9個營地。中秋節假期及周末,除了封控中的成都營地及修整中的三亞營地,其它營地滿客率都保持在90%以上,部分營地的國慶預定也基本滿員。
8月9日,有投資者向眾信旅游(002707)提問,戶外露營很熱門公司是否有相關業務。對此,眾信旅游回復稱,公司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已推出諸多深受游客喜愛的周邊游露營產品。
眾信旅游新興事業部負責人喻慧對e公司記者表示,露營市場是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旅游形式,露營類產品集合了年輕客群對于戶外自然的出游需求,迅速成為備受追捧的產品。而露營產品作為新興的旅游體驗類產品,要求旅行社更具專業性及全面性。“目前,眾信旅游推出了北京本地露營產品及外阜露營產品兩個方向。下一步,公司將與更多目的地端進行資源合作,全方位打造露營產品。此外,公司也將發揮自身品牌優勢,著重開發以賽事與露營相結合的產品。”喻慧表示。
8月2日,戶外杯壺龍頭嘉益股份也回復了投資者關于露營經濟的相關提問。其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較為充足,生產緊張有序。公司主要募投項目為保溫杯生產基地的建設項目,目前4棟生產樓主體工程已經竣工結頂,正在進行裝修和收尾工作,預計有2棟生產樓將于4季度投入試生產,目前公司產能同比上市前已有較大提升。
從經營業績看,今年上半年,不少露營裝備上市公司利潤增幅明顯。8月10日,戶外裝備龍頭牧高笛(603908)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7億元,同比增長61.34%;歸母凈利潤約1.13億元,同比增長111.80%;實現扣非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138.02%。
談及業績增長原因,牧高笛直言,公司主營業務受益國內外露營行業需求增長,實現營收與利潤的較好增長。財報發布次日,公司股價開盤直線拉升,當日漲停收盤報110.34元。不過,近一個月該公司股價回調明顯,最新收盤90.95元。今年4月以來,牧高笛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58%。
市場廣闊需規范化發展
上市公司的加快布局源于露營市場的火熱,同時露營經濟市場規模也有望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根據艾媒咨詢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到露營的活動中,露營及其相關產業在中國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2021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到747.5億元,同比增長62.5%;帶動市場規模為3812.3億元,同比增長率為58.5%。預計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將達到14402.8億元。
“從途牛旅游網咨詢和預訂情況來看,目前露營的熱度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二三線還需要一個發酵期,因此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途牛方面向e公司記者表示,大多營地投資小,見效快,所以露營地如雨后春筍般快速增加。目前,營地質量參差不齊,后續發展一定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具有得天獨厚資源的,有豐富內容的,有較好服務的營地一定會進一步發展壯大。
艾媒資訊分析師也認為,露營在中國尚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因疫情影響,出國旅游的需求被轉移到了國內,隨著自助游、自駕游的趨勢,同時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露營行業發展前景巨大。露營搭配餐飲、游樂、運動、演出等多場景,形成一個中心帶動各行各業的消費增長。
正如上述,伴隨著露營市場的持續火熱,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露營市場發展需要規范成為業內共識。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也對e公司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的露營基地基本是地區性的,暫時還沒有出現特別大的跨區經營的大型企業。隨著露營市場的發展,可能會出現跨區經營的露營度假企業。“標準化通常是規模化的第一步,這一點國內露營市場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不能在基礎服務等方面形成統一的標準,那么規模化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途牛方面表示,露營產品依托營地,營地大多包含吃、住、購物、娛樂活動等,涉及的服務范圍比較廣,僅憑營地創建者根據市場分析及自身認知在運營還不夠,不管是從法律法規層面,還是營地標準、服務規范上還都有待完善,后續還需要盡快規范。
e公司記者注意到,在營地建設方面,當前已有不少城市推出地方性的規范。如今年上半年,上海出臺《經營性帳篷營地建設與服務規范》,對帳篷營地的基本經營條件、營地建設和游客的基本服務、特色服務、配套服務等提出具體要求;浙江舟山出臺《關于城市公園搭帳篷休閑活動管理的指導意見》,對專門區域、開放時間、行為規范、草坪管理、安全防控等進行了詳細的明確規定等。9月21日,南京也印發了《關于推進我市帳篷露營地健康發展的意見(試行)》的通知,規范引導露營業態發展。
吳豐林對e公司記者表示,露營整體上符合產業趨勢,這是其市場火熱的根本原因。“露營市場的未來,應該是居民旅游休閑的常選方式,市場規模和體量不會差,決定成敗的關鍵是供給能否真正貼合真實需求,品質是勝負手。”不過,他也指出,露營的問題也在于市場。“需求在市場端的釋放太快,政策沒有跟上;市場端對產業的沖擊來的太猛,供給亂了分寸。所以,出現的問題歸結為:政策的引導缺位、供需的匹配錯位、規劃的引領失位。”
解決上述問題,他建議需要系統方案,比如文旅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牽頭,盡快制定標準規范;專業智庫和學術研究機構,以市場細分和游客畫像為主要對象,深入研究露營市場的特征、規律、趨勢,并研究編制系列專題報告、專項規劃;露營服務供給,包括設備、場地及周邊,應以市場為指引、以品質為核心,培育持續的產業競爭力等。
校對:李凌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