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諸國的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不斷上漲,作為傳統取暖燃料的木柴也成為稀缺品。冬日迫近,為了節省御寒成本,歐洲人瞄上了保暖設備。在眾多保暖設備中,電熱毯成為中國出口歐盟的爆款單品。
歐洲強勁的取暖需求,吹熱了國內的資本市場,多家上市公司因產品涉及電熱毯、熱泵等取暖設備而受到熱捧,投資者頻繁在互動平臺上提問產品出口和訂單情況。彩虹集團(SZ003023,股價35.13元,市值37.0億元)就是其中之一。自9月21日以來,彩虹集團股價已經收獲6個漲停板。9月30日,公司股票收盤價35.13元,相比21日19.25元的開盤價,漲幅達82.49%。
9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到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思國,其表示:“為了推動出口業務,集團自兩三年前設立了海外事務部,但(配置的)人也不多。海外出口業務一直在做,有訂單,但訂單很少,整體量不大。”
至于彩虹集團近期的取暖產品銷量有沒有如網上所說的“大增”,徐思國表示:“這個不能確定。需求量肯定有增加,到底有沒有那么多,這個很難(說)。我們(海外出口部分)的基數比較小,增量還是有,但比起國內(銷量)就少得多,國內還是主要銷售市場。”
關于這次股價異動,徐思國提到:“主要是歐洲能源危機,但其實集團出口量很少,最近也有很多機構來調研。我們此前發布了公告,對集團整體業務沒有什么影響。”
9月22日,彩虹集團公告顯示,集團在今年取得了一些電熱毯出口訂單,單張訂單數量低,總體金額小,未對公司收入產生實質影響。
未來要不要加大海外布局?徐思國回應:“當然現在是個風口,有很多需求出現,我們接到的咨詢也很多。海外部分,我們也在申請產品的歐盟認證。”
取暖設備是“看天說話”的產品,眼下,異常氣候在全球多次出現,也給企業的決策帶來挑戰。徐思國表示,僅看國內天氣就捉摸不定,目前看來,“今年冬天前期會比較冷,但到底冷在哪個月份還說不清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