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有著農莊“政協之家”“書香政協”等榮譽的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枷椗山共享農莊,這里草木蔥蘢、花香鳥語,令人心神愉悅。
“以前這一帶都是高位海水蝦塘,長期的塘水排放使周邊土地變成了鹽堿地,造成了極大的污染。”掛點的美蘭區政協委員張貴生從2015年開始,就聯合周邊村民小組以流轉、租用土地方式建設枷椗山共享農莊,通過高位蝦塘退塘轉產和開發鹽堿地生態化利用,共有總面積約1460畝的“鹽堿荒地”變為“良田”,成功打造成全市首個咸淡水產業鏈基地示范基地。
“為了將成功的經驗推廣,實現演豐鎮種養業穩定發展,帶動村民共同富裕,需要繼續做好盤活閑置土地的工作,采用高效類工廠化模式進行開發。”張貴生介紹,枷椗山共享農莊今年計劃擴寬的道路占用到山尾村部分村民的閑置土地,因為賠償額比較少,村民普遍有抵觸心理。美蘭區政協了解該情況后,便組織開展“委員履職活動日”活動,政協委員孔紅、陳學偉等深入到山尾村與所在的界別群眾深度交流,積極主動做好政策宣傳、釋疑解惑、協調關系等工作,還邀請群眾代表列席演豐鎮的專題工作會議,最終道路得以順利擴寬。
政協美蘭區委員會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通過“委員履職活動日”組織政協委員下沉到農村基層進行聯合視察調研,做好團結界別群眾工作;通過“政協開放日”,與界別群眾代表與鎮村干部齊聚一堂,聽取群眾意見,紓解群眾困難。據悉,美蘭區政協委員已提交與農村人居環境、產業振興等相關的提案5篇,為農村基層發展注入了新的前進動力。
“政協委員要在基層一線履職作為,委員在哪里,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政協美蘭區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拓寬群眾參與協商民主的渠道路徑,著力形成群眾參與政協活動的新機制新方法,堅持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開創基層政協工作新局面,全面展示政協新形象。(陳建峰 劉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