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天臨近,歐洲人對能源危機引發的過冬焦慮更進一步。
俄烏沖突升級之后,俄羅斯大幅減少對歐洲天然氣供應量。屋漏偏逢連夜雨,近日北溪管道出現泄漏,導致能源供應鏈遭到破壞,能源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歐洲民眾開始了一輪搶購囤貨潮。電熱毯、電取暖器、熱泵……就連木柴都成了搶手貨。有外媒報道稱,在法國,木質顆粒燃料的價格幾乎翻了一倍,達到每噸600歐元(約合4100人民幣)。在德國,甚至有人開始詢問燒馬糞取暖的事。
有報道稱,美國提供給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是市場價的3-4倍。美國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稱,該公司今年二季度凈收入為1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74億元),創下了該公司有史以來的最高單季利潤,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此外,雪佛龍等能源巨頭公布的數據均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收益頗高。
此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內相關企業也是出現了訂單爆滿的情況。
據上證報報道稱,“前兩天下單的電熱毯終于收到了,一看標簽竟然是東莞生產的。”長期生活在法國的郝佳說,身邊很多法國朋友近期正在各大電商平臺尋找電價和售價可負擔的過冬產品。最后,不少人都選擇了中國生產的節能型取暖產品。
專家表示,受能源供應、冬季來臨等因素影響,取暖器、電熱毯等取暖產品需求量持續增加,疊加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助力,今年取暖產品出口表現強勢,成為外貿領域一大亮點。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