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下稱“三個第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三個第一”的表述充分彰顯了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和路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其中創新人才隊伍培養和壯大是基礎。
當前,中國高鐵、中國大壩、中國橋梁、中國港口,已經成為世界上響當當的中國“名片”;北斗導航、新能源、先進核能、特高壓輸電等技術突破不斷,正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可以肯定的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產業體系等各方面的變革,會對高質量發展繼續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這都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詮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完整的統一。沒有強大的人才隊伍作為基礎,科技進步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人才隊伍建設一是要繼續把人才總量做大,二是推進人才隊伍高端化、前沿化。金字塔高聳,但沒有眾多的基石不行,沒有“震塔之寶”也不行。因此,對前者來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對后者來說,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為各類人才尤其是為更多青年才俊提供脫穎而出的政策環境和具體支持力度,構建起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
二十大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注重在重大創新實踐中培養人才,培養一批敢于碰難題、善于解決系統復雜問題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這是當前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著力點。其目標是要在全球人才高地建設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創新型國家建設從“入列”邁向“前列”。
現在已經推出了“揭榜掛帥”等措施,就是鼓勵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揭榜掛帥”就是把需要攻關的科研項目張榜,誰有本事誰就揭榜,不受資歷等條件的限制。這顯示出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的制度建設和社會氛圍日益完善。
而就第三個“第一”而言,也就是“創新是第一動力”,那么不管是教育體制的進一步完善,還是人才隊伍建設,還是對人才隊伍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都是為達成創新這個目標服務的,也是為高質量發展服務的。
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同時,要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這不單是前瞻性部署,更是具體要求,“三個第一”也要服務于此。
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和教育作為強大的動力和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三個第一”,才能真正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三個戰略”。而無論是“三個第一”,還是“三個戰略”,高素質的人才培養都是基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