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石油化工企業積極借助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以實現“油氣泄漏火災爆炸零容忍”為目標,不斷升級改善自身的安全生產系統。人工智能企業曠視基于算法量產的理念,通過自研的算法生產平臺AIS(AI Service,簡稱AIS),快速研發出多項適用于安全生產場景的AI算法,助力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智能化升級。
曠視打造“危險化學品視頻分析智能預警系統”, 助力實現安全隱患“零容忍”
我國自2010年起已成為全球化學品第一生產大國,化工產能約占世界總量的40%,危險化學品規模總量大、管理鏈條長、安全風險高, 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重點領域。近年來, 國家出臺多項政策規范危化品安全生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2021年末,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了《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方案》;2022年,應急管理部印發《“十四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規劃方案》,對油氣行業安全風險防控和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有效推動了油氣企業安全監管治理的數字化建設進程。
以往企業實現安全風險監測的方式主要是通過人工巡檢,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但人工巡檢往往存在人力消耗大、漏檢、問題發現不及時等情況,為日常的安全生產和運營帶來了不確定性。為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某油田與曠視展開合作,借助曠視研發的“危險化學品視頻分析智能預警系統”實現了重點作業場所全天候、全場景覆蓋,可及時預防并發現風險源頭,預警準確率達到90%,極大緩解了日常安全管理壓力。
曠視以算法量產,為油田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石化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既涉及到對工業園區內煙霧、油品泄漏等異常情況的監測,也涉及到相關作業人員的日常行為管理。曠視基于MegEngine框架,通過算法量產和AIS生產平臺,為客戶提供了煙霧檢測、火焰檢測、油品泄漏、配電室未佩戴絕緣手套等18項AI算法,并通過“危險化學品視頻分析智能預警系統”,提升日常安全監管工作效率。
在算法研發和交付過程中,曠視基于自研的算法生產平臺AIS 快速完成了模型的訓練、評測、優化等流程,并在客戶側實現了成功部署。AIS平臺極大提升了曠視算法交付的效率,以往完成一個定制化的安全生產模型可能需要1-2個月時間,如今只需要12天就可以完成。
IDC的分析顯示,計算機視覺技術已在油氣場站、煉廠無人值守、管道巡檢、設備智能管理、數字油田和數字煉廠安全運營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工業應用效果突出,是目前行業內應用最廣泛、成熟度最高的技術之一。 未來,曠視將不斷豐富完善安全生產領域相關AI算法并深入到更多石化企業的需求中,為客戶打造更貼合使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推動石油產業安全生產和智能化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