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鎖強:服務業經濟運行改善 新動能發展穩定向好
前三季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業經濟運行總體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改善,新動能支撐作用顯著。
一、服務業經濟逐步恢復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465300億元,同比增長2.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5%,高出第二產業13.3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1.9%,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60432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比二季度上升3.6個百分點。
服務業經濟運行有所改善。隨著穩經濟政策不斷落地顯效,三季度,服務業經濟持續恢復,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2%,比二季度上升4.5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收入增速加快。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1%,比1—7月份加快0.9個百分點。
服務業投資保持恢復勢頭。前三季度,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與1—8月份持平。1—8月份,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621.3億元,同比增長8.7%,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比重為74.2%。
服務貿易保持平穩增長。1—8月份,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39375.6億元,同比增長20.4%;服務出口19082.4億元,同比增長23.1%,服務進口20293.2億元,同比增長17.9%;貿易逆差同比下降29.5%,大幅減少505.9億元。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1—8月份,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總額16432.7億元,同比增長11.4%;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出口增長較快,保險服務的進口快速增長。
二、新動能引領作用增強
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足。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8%和5.5%,合計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個百分點。9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生產指數同比分別增長8.5%和4.9%,共拉動當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1.7個百分點。
新業態發展活躍。前沿技術與服務業場景加速融合,新型消費模式不斷拓展,行業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7%。1—8月份,全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為1684億GB,同比增長18.6%;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7%和7.7%,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4.6和2.6個百分點。
服務業重點領域增勢良好。前三季度,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3.4%,增速高出全部服務業投資9.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6.8個百分點。1—8月份,高技術服務業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1%;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9%、7.1%和5.8%,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8、2.0和0.7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景氣水平總體穩定
生產性服務業處于景氣區間。9月份,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位于擴張區間,其中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高于60.0%,業務總量增長較快;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零售、航空運輸、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有所回落。
服務業企業對市場發展預期良好。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1%,位于較高景氣區間,其中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保險等行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企業對行業恢復發展保持信心。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四季度生產經營狀況、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預期指數分別為55.1%和56.7%,均位于景氣區間。
總體來看,我國服務業經濟呈恢復向好態勢,但當前國內外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服務業恢復基礎需要繼續鞏固。下階段,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鞏固服務業經濟發展基礎,保持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作者系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