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革中央、江蘇省政協主辦,民革江蘇省委、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政協承辦,蘇州市工信局、民革蘇州市委、《財經》雜志、《財經智庫》執行的“2022中國實體經濟論壇”10月28日至29日在江蘇蘇州舉行,論壇主題為“實體經濟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三一集團副總裁、三一重機總經理王政在發言中指出,新的形勢下,如何抓住機會應對挑戰,是三一集團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企業的探索就是增加自己的敏捷性,讓自己反脆弱能力更強一點。”他解釋道,“就是把你的效率提高,反應更快,數字化技術是每個企業可以用好的一個工具,可以幫助提升我們的反脆弱性。”
王政介紹,對傳統的裝備制造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智能制造。三一集團從2019年開始投資超200億元人民幣,進行智能制造的探索,并對上下游供應商實現智能化管理,實現無縫對接,大幅提高了上下游行業的應對能力。
“未來面對與國外,尤其是歐美先進的制造業國家、工業化國家的競爭我們還是充滿信心的。
一是,中國工業體系完備、門類齊全,各行各業都涌現了一批比肩世界的企業。以我們工程機械行業為例,整機制造企業有三一,核心液壓件有恒立、艾迪,精密管接頭有蘇強格等等,這些企業相互協同構筑的中國全產業鏈優勢,再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未來優勢將更加凸顯。
二是,我們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且一以貫之的勤奮、勤勞、善于學習,面對未來我們有充足的信心。”王政強調。
以下為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朋友,下午好!我來自三一重工(600031),非常高興能夠與各位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格局下的產業鏈供應鏈重構這個話題。我從三一重工所在的裝備制造行業微觀角度談一談體會和感受。
三一重工是一家民營的裝備制造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有挖掘機、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采礦機械、港口機械、風電設備等等。我們認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與發達國家水平基本相當,局部還略有領先。
作為一家成立于1986年的中國民營企業,我們發自內心的感謝黨和政府,如果沒有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沒有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就沒有今天的三一。尤其是近十年,在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引領下,中國邁上了高質量發展新臺階,眾多領域由過去的吃力追趕到如今的并駕齊驅甚至局部領先,都與我們身處的這片熱土息息相關。當前,我們和國內的其他制造業同行,正在積極參與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偉大征程。
當今時代是一個烏卡時代,新冠疫情反復、俄烏戰爭爆發、大國博弈仍在持續,各國貨幣超發大水漫灌,國內和國際經營環境瞬息萬變,加劇了企業生存的多變性、風險性。我們三一感受到了產業鏈供應鏈的一些變化和困難。
在全球化浪潮下,企業的供應鏈大多是全球布局,利用好世界上最有優勢的供應鏈資源。但隨著中美大國競爭日趨激烈,全球化的供應鏈存在較大的風險,比如我們工程機械產品上使用的超大馬力發動機、各類控制器的芯片,因種種原因經常出現無法及時保供的問題。
另外,國內疫情此起彼伏,局部區域不可預見性的封控給我們的零部件供應也造成困擾。我們的挖機有1000多個零部件,隨便一個零部件供應中斷,都可能影響我們產品的正常下線和交付。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性日益突出。
狄更斯說過: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數字技術的興起對傳統制造企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傳統制造企業的來說,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智能制造。就像我們董事長梁穩根先生所說“數字化轉型,要么翻身,要么翻船”,三一秉持強大決心要推動實現“3000億銷售額、30000名技術人員、3000名產業工人”的“3個3”目標,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塑。
近些年,三一大力推進智能制造,投資近200億推動了46座燈塔工廠建設,其中有2座工廠通過了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的燈塔工廠認證。在我們的新工廠中,使用了大量機器人、AGV,實現了制造工序的自動化、省人化。同時,我們建設了車間內設備互聯的IOT平臺、制造執行管理軟件系統MOM、物料出入庫管理系統WMS,實現制造管理的智能化、機器決策,大幅提高了制造管理的精細度和運營管理的效率,中國裝備制造行業的產業鏈優勢越來越明顯。
當然,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背景下,與國外同行競爭不僅僅是單一企業的事情,而是全產業鏈的綜合競爭,需要上下游協同發力。三一正在積極將智能制造技術、數字化技術輸出到我們的供應商,與之形成體系,實現更大范圍的產業智能制造。同時,三一孵化了一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樹根互聯公司,通過樹根互聯,實現了與上游供應商的信息互通、設備互聯,企業之間的協同效率大大提高。
未來面對與國外,尤其是歐美先進的制造業國家、工業化國家的競爭我們還是充滿信心的。
一是,中國工業體系完備、門類齊全,各行各業都涌現了一批比肩世界的企業。以我們工程機械行業為例,整機制造企業有三一,核心液壓件有恒立、艾迪,精密管接頭有蘇強格等等,這些企業相互協同構筑的中國全產業鏈優勢,再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未來優勢將更加凸顯。
二是,我們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且一以貫之的勤奮、勤勞、善于學習,面對未來我們有充足的信心。
近兩年,國外同行都關閉了他們在歐洲、東南亞的很多工廠,紛紛加碼中國,建廠擴產。也證明了我們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難以比擬的優勢。
對于未來,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先生是這么說的: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黨的統一領導不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不變,一切都不是問題。
謝謝。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