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經突破3萬億元的大體量城市,深圳經濟發展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外界關注。10月29日,深圳市統計局正式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1-3季度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為22925.09億元,同比增長3.3%,深圳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今年以來,深圳受新冠肺炎疫情散發以及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取得這樣來之不易的經濟成績實屬不易,當中也存在不少亮點。
工業生產恢復勢頭“勁”
工業生產恢復加快,為深圳經濟恢復向好提供良好的基本盤。記者了解到,前三季深圳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364.64億元,同比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4540.51億元,同比增長2.2%。與此同時,前三季度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5.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6.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7.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3.9%。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智能手機、民用無人機產量分別增長217.3%、130.0%、37.4%、28.7%。
觀察深圳經濟數據,深圳工業生產恢復勢頭“勁”,特別體現在新能源車產業鏈的強勁表現。記者走進深圳羅湖、福田多個汽車賣場看到,賣場里人氣很旺,各區紛紛推出消費券刺激提振了市民汽車消費情緒。受補貼及促銷等政策影響,深圳車市回暖,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看好。新能源車龍頭企業方面,比亞迪(002594)股份此前披露了今年9月銷量成績單,其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0.13萬輛。
除了龍頭企業,深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勢頭也很“勁”。截至9月30日,深圳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75家,總數達442家、在全國大中城市排第3位,實現進位趕超。與此同時,專精特新企業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深圳全市專精特新規上工業企業合計增長11.4%,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2個百分點。
高科技龍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快速增長態勢,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積極性。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逐季提升態勢。前三季度,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9370.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5%。該數值不僅趕超了上半年記錄的7.2%,還是一季度增速的1.63倍。
發揮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牽引作用
“深圳東部終于有地鐵快線,沒想到從坪山到福田只需要40多分鐘。”在深圳地鐵黃木崗站,記者見到眾多市民前來打卡新的地鐵線路。就在這幾天,深圳地鐵14號線開通運營,而深圳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建設正在“加速跑”。
(地鐵14號線開通運營,深圳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建設正在“加速跑”吳家明攝)
固定投資一直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也是奠定未來產業發展的伏筆。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1%。與此同時,以高技術制造業為主體的工業投資持續高增長。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5.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8.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8.9%,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增長48.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5.6%。
今年以來,深圳多次出臺政策,堅持“工業立市”,謀劃發展壯大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培育發展8個未來產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長遠動力。
記者獲悉,2022年市重大項目計劃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共安排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50個,年度計劃投資約760億元,謀劃一批對產業發展有引領帶動作用的“牽引性”項目,如TCL華星第11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實現8K超高清關鍵技術的突破;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深汕)項目,建成后將新增6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能,年產值超千億元,助力深汕合作區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城”;貝特瑞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擴建、邁瑞醫療(300760)龍華基地、聯想南方制造業基地等一批在建項目建設,都正在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蓬勃動力。
“勁”的不僅是工業生產以及新興產業,還有傳統產業和進出口的轉型升級部分。就進出口而言,深圳作為全國外貿最集中的城市,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發達的交通物流以及高效的信息流通,許多新業態蓬勃繁榮。前三季度,深圳全市進出口總額26091.30億元,同比增長3.9%,比上半年加快2.5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5.2%,占進出口總額的51.0%,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消費復蘇勢頭“勁”
記者在深圳筍崗開業僅一個月的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看到,每逢節假日人流量非常大,許多餐飲品牌門店都需要排隊拿號,而且購物中心內的門店開店率超過90%。可以預見的是,不管是街頭巷尾的煙火氣,還是生產企業開足馬力,深圳的煙火氣將回歸,生產力也將持續釋放。這其中,深圳社會消費正穩步復蘇。
(深圳筍崗開業僅一個月的一家大型購物中心,每逢節假日人流量非常大,深圳社會消費正穩步復蘇。吳家明攝)
數據顯示,9月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1%;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長12.0%,其中汽車類增長35.5%。前三季度,深圳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79.55億元,同比增長1.7%,比上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增長3.4%;餐飲收入下降11.0%,而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分別增長31.0%、13.7%。此外,網上零售持續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2%。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47元、人均消費支出46286元。“深圳的這些數據均排在全國前列,消費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更是高達65%。”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副主任阮麗熔表示,從這些指標來看,深圳居民的消費能力與北上廣等城市同級,屬中國頭部城市之一。“回頭看促消費,進入下半場政策應回歸推動消費的內在動力。”
提到“真金白銀”,讓大家更有實際體驗的莫過于深圳大規模發放的多輪消費券。深圳“促消費30條”跟以往的促消費政策相比,還特別設置了很多直接落在企業身上的政策,如加大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加大高科技抗疫產品、消耗型抗疫產品采購、儲備、推廣力度等等。可以看出,“促消費30條”將消費端和生產端作一個連接,鼓勵本地汽車、消費電子、家用電器、高科技抗疫等領域的優勢企業和產品參與促消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