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劇烈震蕩之下,百億私募掌舵人管理的明星基金產品也無法獨善其身。
據媒體報道,10月28日,百億私募和諧匯一掌舵人林鵬在《致和諧匯一遠景系列產品持有人的一封信》中致歉持有人。他坦陳,過去兩年是他從業20多年來最困難的時光,在相當長的時間都處于“心靈被拷問”的狀態,產品的凈值表現也讓人非常失望。
林鵬分析,自己的投資組合最大的損失主要來自兩大塊,一方面是港股互聯網公司的投資,另一方面是其研究得最清晰的、投入研究力度最大的、實質上基本面非常良好的消費電子公司。
他承認,對于均值回歸過度的執念以及對宏觀政策層面不夠敏感,使得其在心理上、行為上沒有做好對組合的風險管理,對于可能的極端風險沒有做足預案,這是需要汲取的深刻教訓。兩年下來,他對私募追求絕對收益的認知也在不斷加深,后續也將更加合理地運用工具化產品來管理風險敞口。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林鵬此前曾是東方資管的明星基金經理,其于2020年6月“公奔私”成立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拿下私募牌照后,和諧匯一旗下首只私募基金——封閉期為3年的和諧匯一遠景系列在當年10月開售首日就大賣了150億元。如今來看,彼時被市場極為看好的私募基金在大盤劇烈震蕩之下也同樣受到影響。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和諧匯一累計收益為-10.55%,近一年收益虧損更為嚴重,達-19.13%,年化收益率為-5.21%。目前,和諧匯一共管理基金107只,總規模超過百億元。
“公奔私”已兩年
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19日,由國內價值投資的領軍人物林鵬發起創立,創始核心團隊來自國內一流投資機構,擁有平均20年從業經歷,對資本市場有著深刻認知,長期看多中國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充滿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林鵬自1998年起開始從事證券行業工作,在2010年東方紅資管獲批成立后擔任過專戶投資部證券投資經理、執行董事,并從2016年起負責東方紅公募權益團隊。
彼時,在東方紅資管期間,林鵬管理的基金產品業績較為亮眼。以東方紅睿豐為例,其是全市場首只三年期封閉類券商系公募基金,也是林鵬管理時間最長的公募產品。
數據顯示,自2014/09/25產品成立至2020/05/16,東方紅睿豐復權凈值增長218.4%,年化收益率高達22.8%,同期滬深300累計+60.2%,創業板指累計+40.0%。在管的68個完整月度中,產品凈值共創28次新高,平均每2.43個月創一次新高,累計收益和最大回撤均顯著優于市場。
也正是在各種光環的加持下,林鵬在2020年公奔私成立了現在的百億私募和諧匯一。
具體來看,2020年5月,東證資管發布公告稱,因個人原因,公司副總經理兼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林鵬離職;同年8月,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由林鵬創立的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經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這意味著,出身公募基金的林鵬正式進軍私募。
當年10月,由林鵬“奔私”創立的首只私募產品獲得了市場熱捧,封閉期為3年的“和諧匯一遠景系列”在發行首日便大賣150億。此外,和諧匯一彼時的核心團隊也擁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比如原易方達基金機構客戶總部總經理孫曦東,原弘毅遠方基金總經理助理兼首席投資官張鴻羽,原東方證券(600958)證券投資業務總部副總經理梁爽等。
曾表示要更多地敬畏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林鵬在與投資者交流會上,就已給所有的客戶表示誠懇的歉意。林鵬彼時表示團隊并沒有躺平,還是在非常努力的經營投研團隊。同時通過反思過去一年犯過的錯誤,認為團隊過度執著于均值回歸和逆向投資,應該學會“妥協”。
此外,今年3月31日,林鵬在與產品持有人的內部交流會上,還表示對未來的根本信心來自于三個地方。
第一是技術進步。對于國內而言,技術進步可能體現為生活質量的提升,體現為工業上不斷解決問題提升制造業能力,在適齡勞動力逐漸減少的過程中,可以把我們的產業不斷穩定在國內,解決自動化對人力的替代。半導體算力,過去的一兩年內出現成倍提升,功耗控制良好,新產品和新業務完全有可能實現爆發,我們完全可能迎來智能手機以來的第二波技術浪潮。
另一方面是企業家精神。長期投資看起來容易,過程中非常困難,不斷有溝壑有起伏,我們希望能找到最優秀的企業家,共同陪伴共同成長,戰勝周期帶來的波動,不斷戰勝市場。
第三個信心他認為來源是估值。市場短期的極大沖擊,很多行業比如電子,估值已經處于歷史最低水平,處于情緒極度低迷,事件沖擊不斷,估值處于底部,公司回購動作頻頻,代表了上市公司對于股價的理解,這都是我們信心的來源。
談及從公募轉到私募對管理產品的心得時,他認為,應更多地敬畏市場。在投資方法、投資理念上公募和私募是一以貫之的。但我們的風險意識會比之前更強,過去對于組合的倉位調整非常小,換手也非常低,我們慢慢增加了組合交易的顆粒度。“我們會更多做一些微觀的,細小的調整,進一步觀察,進一步調整,直到做出大的調整,并不是說換手明顯提升,就是做短線交易,但是會更優化自己的調整方式!
稿件綜合自券商中國、財聯社等
責編:彭勃
校對:王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