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就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
站在新起點、面對新要求,平安銀行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及科技創新能力,零售、對公、資金同業三條業務線齊發力,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清晰地展現了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就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根本導向,從明確支持對象、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化融資擔保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活力、推動金融服務創新等五個方面持續發力。
瞄準制造業重點領域 打造“產融朋友圈”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以來,平安銀行全面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胡躍飛行長提出,金融服務要有的放矢,瞄準制造業重點領域,創新開發符合企業發展階段特點和需求的金融產品,升級服務場景和模式,提升服務技術和效率,突破傳統金融服務的局限。近日,平安銀行接連舉辦了數字投行“硬科技·新航向”航天產業沙龍及“對話硬科技·把握新機遇”投資沙龍兩場活動,全面深入產業鏈,以自身金融創新能力賦能產業發展。
以“硬科技·新航向”為主題的航天產業沙龍,匯聚了包括航天領域的大咖學者、硬科技領域頭部資本等眾多行業代表,共同探討航天領域發展未來。平安銀行對航天領域的關注由來已久,是國內第一批利用航天技術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金融機構,通過不斷創新、突破,在商業航天領域作出了超前的探索。
近年來,平安銀行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著力打造“天地一體化”布局,自主搭建“星云物聯網”平臺,發展新型供應鏈金融。隨著“平安1號”“平安2號”“平安3號”的相繼升空,平安銀行通過商業航天領域的探索,構建了“物聯網+衛星+金融”的新服務模式,為智慧車聯、智慧制造、智慧能源等多個領域提供了解決方案。截止2022年9月末,接入物聯網終端設備超1,370萬臺,自該計劃落地以來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發生額累計超5,500億元。
為持續深耕硬科技領域,平安銀行通過推出數字投行業務,立足生態經營,圍繞PE/VC“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需求,構建了全方位服務地圖,可為PE/VC生態圈和科創企業提供創新金融服務,并為重點關注賽道的商業航天產業賦能,提供金融和科技的產業互聯支持。
日前,平安銀行“對話硬科技·把握新機遇”投資沙龍在深圳成功舉辦,活動齊聚行業專家、科技企業等,共同探討行業熱點。硬科技是底層的基礎核心技術,其關系國計民生和未來國家的綜合競爭力。中國制造加速“換道超車”,國內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中國實現核心科技產業自主可控的歷史進程將明顯加速。通過舉辦本次產業投資沙龍,平安銀行旨在為產業與資本搭建溝通橋梁,依托平安銀行布局基金生態的發展戰略,打造“產融朋友圈”,匯集各方智慧和資源,為中國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平安力量。
全力支持制造業中小企業 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企業選擇“走出去”,為幫助出海企業降低、防范匯率利率波動對收入、成本的負面影響,平安銀行為不同體量的制造業企業,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避險服務,還在業內率先推出可輔助企業開展避險決策的系統——“平安避險智慧平臺”(簡稱CRW),憑借其業內頂尖的交易能力和科技手段,幫助企業解決經營管理中面臨的匯率、利率和資金投融資的痛點問題。截止2022年9月末,“平安避險”外匯避險業務交易量286億美元,同比增長83.1%。
制造業領域中有大量中小微企業,這類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旺很盛,且往往有短、平、快的特點。但處于這個階段的企業通常資產積累較少,經營規范性不足,很難及時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為更好地服務這類小微企業,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將產品優化重心放在產品數字化升級。通過大數據的積累與運用,模型的構建,逐步實現審批模型智能化、申請流程線上化、申報材料無紙化,充分簡化流程,縮短審批周期,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在銀行融資時的獲得感和便利性。
針對中小微企業特點,平安銀行踐行“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業務發展策略,不斷優化普惠金融產品及服務流程,切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報告顯示,9月末,該行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不含票據融資的小微企業貸款(以下簡稱“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累計戶數99.81萬戶,其中貸款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戶數占比近90%。
勇擔金融使命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針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制造強國”,胡躍飛指出,平安銀行對行業細分領域進行了深入分析,精選了與“六個強國、兩個安全”相關的45個細分行業重點發力。平安銀行將以此為導向,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突破關鍵技術、淘汰落后產能,助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中國智造的不斷進階,制造業的金融需求將更加旺盛。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將是平安銀行未來金融服務中的重點。對此,胡躍飛希望,針對制造業重點項目,尤其是半導體、精密器件等高端智能制造產線面臨項目周期長、資金需求大、資本金短缺等一系列產業痛點,可以通過平安綜合金融服務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平安銀行2022年第三季度報顯示,9月末,平安銀行表內外授信總融資額48743.0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5.5%,在企業貸款余額中占比為74.7%。
在服務制造業發展方面,平安銀行深入制造業產業鏈全景的服務方式,滿足了客戶場景化、多元化、個性化的供應鏈金融需求。數據顯示,9月末,平安銀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3.0%,高于發放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增幅15.2個百分點。
踔厲奮發向未來,平安銀行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二十大精神在公司戰略及經營發展中落地生根,將服務國計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不斷提升改善金融服務能力,為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新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