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體檢我們都陌生,體檢是針對每個人在還未出現臨床癥狀和身體不適時進行的全面體格檢查,及早發現隱患癥狀、保持健康的目的。對于家庭財務報表,我們也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進行“體檢”,通過家庭財務報表分析,分析家庭財務狀況,為家庭資產配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根據《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我國大多數家庭財務處于“亞健康”狀態。
那么,什么是家庭財務“亞健康”?家庭財務“亞健康”對我們的養老生活又有什么影響?讓我們先從我國家庭財務健康現狀說起。
國內家庭財務狀況“亞健康”主要特征
1.資產端增長存款仍是主力,負債端增長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主
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我國住戶部門2015-2019年新增金融資產中存款、保險類資產、其他資產占比位列前三;住戶部門2015-2019年新增負債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主。
2.工資性收入獨占半壁江山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自2015年以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結構基本不變,工資性收入占比55%左右。其次是經營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占比各約17%-19%。可見,我國居民家庭主要依靠工資收入。
3.人均消費支出:食品煙酒、居住、交通通信穩居前三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變動不大,食品煙酒、居住、交通通信合計約占人均消費總支出的65%。
整體而言,我國居民家庭短期消費占比較高;對房產與存款的依賴性較強,考慮到房產變現能力較差,存款易受通脹侵蝕,未來現金流可能存在壓力,抵御風險能力總體偏弱。另一方面,其他金融投資工具運用相對較少,家庭資產配置的廣度和深度偏低,存在“亞健康”現象。
家庭資產合理配置“四筆錢”
要擺脫家庭財務“亞健康”,如同我們如何進行身體調理一樣,既要戒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高負債),也要科學規劃生活作息、定期健身(家庭資產的合理配置)等,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財務健康),“壽比南山”(擁有品質養老生活)。
關于資產配置,近年來,越來越多財富管理機構注重引導客戶進行理財規劃和資產配置,在參考“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基礎上,提出新的資產配置管理思路,將個人或家庭資產劃分為“四筆錢”的理念:即活錢、穩錢、保命的錢、長錢。
注:此圖參考盈米基金投研總監趙玉斌2021年7月6日在中國證券報“中證點金匯” 直播間發表的觀點繪制。
相比于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四筆錢”的劃分更加個性化,強調根據不同個人或家庭的年齡職業、財務狀況、收支水平、消費觀念、風險偏好、收益目標等存在的差異,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布局和不斷調整優化,而不是生搬硬套固定的比例。因此,“四筆錢”的比例可以因人而異、因時而變,重要的是要有這“四筆錢”的理念意識和規劃!
比如,一些年輕人在短期內固定的消費額中占有很大比例,一定要注意為當前生活開銷預留“活錢”。除此之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要“抬頭看路”,好好計劃一下其它“三筆錢”,盡量節省“小錢”做長期的投入,爭取早日實現復利的效果,在未來滿足養老和子女教育的長遠需要。
養老賬戶增強家庭財務的免疫力
1.養老賬戶是家庭資產配置的“壓艙石”
用個人養老賬戶開展資金儲備,以求實現長期資產增值,是安全穩固的家庭資產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隨著個人養老金支持政策陸續出臺,養老金融產品日漸豐富,養老賬戶參與長期投資配置,未來可進一步穩定養老金來源,提高退休后的抗風險能力。
2.養老賬戶能增強家庭財務的“免疫力”
在老齡化、少子化、長壽化的背景下,如果單獨依靠基本養老保險無法滿足品質養老支出需求。前期做好家庭資產規劃,讓家庭財務脫離“亞健康”狀態,增強家庭財務的“免疫力” 從而為未來品質養老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據及圖表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